来来,大家跟我一起,慢慢看,脑梗急性期溶栓,临床上溶通率只有30%,那么另外70%的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欢迎讨论指导,以及咨询!
上个月来了一位82岁的老奶奶,她当天20:00左右走路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口角向左歪斜、跌倒(家属扶住,未跌伤)。未见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二便失禁。家属急呼送入院(家属就医意识值得发扬)。于21:18医院(就医很及时,在溶栓最佳时间3小时内),急诊头颅CT初报告:颅脑多发腔隙性改变,无脑出血。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以前有风湿病20年余。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肾疾病史。无溶栓禁忌症病史(如服用抗凝药,胃出血,最近大手术),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行急诊溶栓治疗。
国家指南临床溶栓药物(阿替普酶)
溶栓结束后病人没有出现头痛,吐血,也没有解血便等溶栓后出血表现,但症状好转不明显,所以继续给依达拉奉,,丁苯酞,补充维生素营养神经,改善脑供血治疗。期间定时观察监测病人生命征,均在正常范围内。
复查头颅CT提示脑出血转化。
第二天(溶栓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提示有出血,也就是在梗塞这个位置出现出血,量不算多,也没出在生命中枢位置。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病人入院是有言语不清,也就是病人讲不出话来,表达不出来,所以对很多体格检查带来困难,对病人病情的发展变化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所以,只能通过病人的意识变化以及复查结果来判断!
下面再来看看病人的各项检查
颈动脉超声提示左侧颈动脉混合斑块,不大不小,没超过颈动脉直径的一半,但提示斑块在左侧颈动脉,这进一步确定了,斑块堵塞造成左侧大脑长期供血不足。
脚上的彩超提示血管无堵塞。
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这是脑梗塞,心肌梗塞最危险的因素。这又一个有力的证据提示,病人这次中风的极大可能是长期心房颤动形成的血栓,跑到脑上堵塞血管造成血液断流,从而形成急性脑梗(病人之前没发现有心房颤动)!
这项检查提示病人心脏有损伤,很有可能并发了心肌梗塞。
这下更严重了,病人血糖也高。也就是说病人之前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三高,心脏也不好(家属并没有定期给老人到体检中心体检)。
所以目前病人预后并不乐观,加强年龄大,身体基础条件不好,再加上出血转化,很多改善供血的药不能用,因为会加重出血,康复治疗也受到很多限制。虽然病人病情没有继续恶化,但从急性溶栓效果看,这次溶栓是获益不大的。
最后:随访病人出院后的情况,病人情况越来越差。
分析这个病人情况,其实即使不溶栓治疗,后期病人的病情发展也不容乐观。因为,国家指南治疗,就是进行急性溶栓,可能您就会是溶通效果好的那30%,不溶栓呢?您就是另外那不好的70%
,也就是中风时是什么样子,以后很可能就是什么样子了。
启示: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定期体检,医院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健康问题,或是及时发现危及健康的危险信号。然后及时的服药,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再啰嗦一句,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咨询,也欢迎多提意见指导,最后祝各位陌生人都身体健康,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