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VKA-II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在肝细胞癌中出现特异性上升。研究表明,相比AFP,PIVKA-II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具有更高特异性(90%);AFP阴性的HCC患者中,PIVKA-II阳性率可高达70%,而两种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诊断的灵敏度。
同时,PIVKA-II可用于HCC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有文献报道,在肝细胞癌复发时,PIVKA-II检测值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而AFP处于正常水平,结果表明可通过动态观察PIVKA-II水平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提高HCC治疗与术后复发的预测水平。
下图和表为指南推荐的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方法:学术团体建议JSH(日本肝病学会)超声检查+AFP+PIVKA-Ⅱ(3-6个月)APASL(亚太肝病学会)AFP联合PIVKA-Ⅱ用于HCC的诊断CMA(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AFP联合PIVKA-Ⅱ是诊断HCC的重要指标PIVKA-II的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n血清PIVKA-II浓度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诊断效能优于AFP。可作为肝癌发生与进展的检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n血清PIVKA-II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90.6%。
nPIVKA-II与AFP联合诊断可使肝癌的检出率提高27.2%,HCC阳性率可达88.7%。
nPIVKA-II的血清半衰期(40-72小时)比AFP的半衰期(5-7天)短,PIVKA-II更能及时反映肝细胞癌(HCC)的疗效。
影响因素:
摄入华法林和其他可致维生素K缺乏的药物可引起PIVKA-II升高。
什么人群适合检测异常凝血酶原?
高危人群:如有乙肝、丙肝病史,或肝硬化病人进行疾病发展的监测,此时可进行动态监测异常凝血酶原,同时建议与AFP联合监测。
如何解读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的升高?
肝细胞癌患者,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就是肝细胞癌患者。
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补充维生素K后
A.PIVKA-II恢复到正常值,有助于医生排除患者为肝细胞癌患者;
B.PIVKA-II在10-45天,仍未恢复到正常值,提示患者有患肝细胞癌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
口服华法林患者,停药后
A.PIVKA-II逐步降低,直至恢复到正常值,有助于医生排除患者为肝细胞癌患者;
B.PIVKA-II两周未恢复到正常值(时间根据华法林半衰期进行推算),提示患者有肝细胞癌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
另有报道指出,患者给药后,PIVKA-II浓度、PT、INR出现异常的时间分别为6h、60h、24h,因此联合观测PIVKA-II、PT、INR更能早期地、有效地监测病人的抗凝效果。
肝内胆汁淤积,排淤治疗后
A.PIVKA-II逐步降低,有助于医生排除患者为肝细胞癌患者;
B.没有降低趋势或者降低程度较低,提示患者有肝细胞癌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
?第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