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复制链接]

1#

(七):结胸证

1:热实结胸证

1)大陷胸汤证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便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去皮,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水热互结于胸膈。

: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躁烦,心中懊憹,但头汗出,大便秘结,日晡所小有潮热,渴不多饮,苔*腻或*厚而燥,脉沉紧。

:泻热逐水破结。

2)大陷胸丸证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音瘛,通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半斤)葶苈子(熬,半升)芒硝(半升)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水热互结,病位偏上。

:胸膈或心下硬满疼痛,发热,汗出,颈项强,短气,脉沉紧。

:泻热逐水,峻药缓攻。

3)小陷胸汤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连(一两)半夏(洗,半升)栝蒌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痰热互结于心下。

:心下痞硬,按之则痛,胸闷喘满,咳吐*痰,苔*腻,脉浮滑等。

:清热,化痰,散结。

2:寒实结胸证(三物白散证)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桔梗(三分)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寒邪与痰水结聚于胸膈脘腹。

:胸膈或心下硬满疼痛,或胸部闷痛,喘咳气逆,不发热,不渴,大便不通,苔白滑,脉沉紧。

: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感谢您“喜欢作者”。

焦*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