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_9213765.html不到1小时
重量不足2克
的心脏起搏器
成功植入79岁患者心腔内
为我州首例
这是近日湖北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在植入高难度无导线起搏器技术方面创下的新高度。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
不久前,79岁患者葛某因头昏乏力伴恶心、呕吐,医院肾内科治疗,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经透析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几天后,患者突然眼前发黑,心电监护提示心室率30次/分左右。经会诊,明确诊断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急诊行临时起搏器保护。
医生给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辅助心脏跳动后,患者一直没有恢复正常心律,因此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但是,因患者高龄,多种顽疾缠身,切胸壁薄,皮下脂肪组织少,常规起搏器不仅安装困难且耗时较长,患者可能难以承受。经与家属详细分析病情后,决定为其安装Micra无导线起搏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具有无切口、无导线、无囊袋的特点,能有效避免起搏器囊袋破溃和感染,以及起搏导线磨损和断裂的风险,对身体活动也没有影响。”张长江介绍,Micra无导线起搏器作为一种新型起搏装置含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系统,通过股静脉导管植入右心室。由于省略了脉冲发生器囊袋和电极导线,可以避免许多相关并发症。
张长江团队在手术中
2月24日,张长江带领的介入团队成功为患者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穿刺股静脉、植入血管鞘、扩张血管、送入起搏器、测试参数满意退出鞘管、缝合伤口……
10分钟后,医师团队将一枚体积约1立方厘米、重量不到2克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腔内,定位准确、操作轻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整台手术耗时不超过1小时。
据了解,用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方式治疗心脏病的技术早已成熟,但其手术难度大、风险极高,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心脏压塞、血胸、肺栓塞、纵膈出血,甚至死亡。特别是当患者年龄较大,或基础疾病较多时,经常让患者及家属陷入两难抉择中。
这一技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术后护理等都有较多要求,对医护团队的整体诊疗技术要求极高。
近年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致力于提升起搏电生理的临床诊疗水平,以患者利益为先,不断改善治疗效果,向高难度心脏起搏领域发起挑战,在全州率先开展无导线起搏技术。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对窦房结、房室结病变的心动过缓患者而言,植入起搏器是最佳治疗手段,大大改善了患者体验。医院在全州首次为患者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我们将加大力度推广和普及无导线起搏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张长江说。
全媒体记者谭琼辉通讯员何磊杜娟
编辑:黎袁媛
审核:张晓玲
签发:覃佐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