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日冲刺复习计划中诊6最终篇 [复制链接]

1#

当归不归

时光如梭催人老,转眼日子就不保。

六月十九技能来,八月二十上机考。

加油吧,铁子们~~~

中医诊断学今日计划

十一、脏腑辨证

十二、六经辨证

十三、卫气营血辨证

十四、三焦辨证

十五、中医诊断思维与应用

——《考点绝杀》41-46页

(中医诊断学作为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分值上,更体现在内外妇儿针灸的辨证上)

重点提要

11

脏腑辨证

1.脏腑定位症状:

心-心悸;肺-咳喘;脾-食少、腹胀、便溏;肝-情志相关,循行部位:巅顶,两目,乳房,胸胁,少腹,会阴;肾-腰膝酸软;胆-胆怯易惊;胃-胃脘疼痛,呕吐,呃逆,嗳气

2.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由轻到重。

3.心血虚:色白无热象;心阴虚证:色赤有热象

4.痰蒙心神:有痰无火;痰火扰神:有痰有火。两者共同症状都有神昏。

5.风寒犯肺:有表证,脉浮紧;寒痰阻肺:有寒象,苔白腻,脉弦滑。

6.风热犯肺:有表证,脉浮数;肺热炽盛:热象,舌红苔*,脉洪数;痰热壅肺:痰*稠量多,苔*腻,脉滑数。燥邪犯肺:燥邪犯表。

7.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都有脾气虚的基础见证。

8.胃气虚证:胃部按之觉舒,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胃阳虚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胃阴虚证:胃脘嘈杂,饥不欲食,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

9.肝血虚:血虚,无热象;肝阴虚:阴虚,虚热表现明显。两者共同症状是头晕眼花。

10.肝阳上亢(上实下虚):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肝火炽盛(实热):目赤肿痛,胁肋灼痛,口苦口渴,便秘尿*,吐血,舌红苔*,脉弦数。

两者共同症状: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失眠。

11.肝阳化风(上实下虚)、热极生风(实热证)、阴虚动风(阴虚证)、血虚生风(血虚证)

12.胆郁痰扰:胆怯、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呕恶

13.肾阳虚: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虚寒症状;肾阴虚: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虚热症状;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有关,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

14.肝胆湿热:胁肋胀痛、胁下痞块、*疸、口苦等肝胆疏泄失常症状为主,以及寒热往来,阴部瘙痒、妇女带下*臭。湿热蕴脾:脘腹胀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等受纳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以及肢体困重,身热不扬

17.肝胃不和、肝脾不调两者都有肝郁表现,胸胁胀痛、抑郁易怒,区别在于前者有嗳气、吞酸;后者有食少、腹胀、便溏。而胃肠气滞证肝郁症状不明显,只有脘腹胀痛走窜、嗳气、肠鸣、矢气的表现。

12

六经辨证

(助理不考)

1.太阳中风证:恶风,汗出,脉浮缓(表虚证)

2.太阳伤寒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表实证)

3.太阳蓄水证: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

4.太阳蓄血证: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

5.阳明经证: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

6.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苔*燥,脉沉实

7.少阳病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8.太阴病证: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与虚寒症状共见

9.少阴寒化证:无热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

10.少阴热化证: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11.厥阴病证:消渴,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

13

卫气营血辨证

(助理不考)

1.卫分证: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

2.气分证:发热不恶寒,舌红苔*,脉数有力

3.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绛,脉细数

4.血分证:身热夜甚,昏狂谵妄,斑疹紫暗,出血动风,舌深绛,脉细数

14

三焦辨证

(助理不考)

1.上焦:发热,咳嗽气喘,甚则神昏谵语

2.中焦:发热口渴,腹满便秘,苔*燥,脉沉实,或身热不扬,呕恶脘痞,便溏,苔*腻,脉濡数

3.下焦:身热颧红,手足蠕动或瘛疭,舌绛苔少

声明:知识都是老祖宗的,但根据考试要求做原创整理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请不要恶意转载,谢谢,如有需要可联系我们,注明来源~

历史文章

中基1

中基2

中基3

中基4

中基5

中药1

中药2

中药3

中药4

中药5

中药6

方剂1

方剂2

方剂3

方剂4

方剂5

中诊1

中诊2

中诊3

中诊4

中诊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