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镜 [复制链接]

1#
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肠镜

编辑讨论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医学仪器,直径大约厘米,结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可让医生观察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

原始肠镜多用于检疫,较现代肠镜相比简陋。现代肠镜多带摄像头,且尺寸长,从而可以至更深处检查病变等。

中文名

肠镜

外文名

enteroscopy

器官

大肠

应用

医学

尺寸

直径大约厘米

目录

临床意义

2其他相关

?何谓肠镜检查

?检查人群

?检查前准备

?检查过程

?注意事项

3操作技巧

4检查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编辑

适用疾病:大肠息肉;大肠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适应症

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相当广泛,凡属于下列情况而无禁忌症时均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3、原因不明的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

4、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5、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6、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7、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8、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9、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结肠镜检查已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样痛苦,大多数人都可接受。

另外:患者也可要求在全麻下做无痛肠镜,当你睡了一觉时,肠镜已做好了,但全麻的风险不可不考虑。

电子肠镜检查的禁忌症:肛管直肠狭窄、内窥镜无法插入时,不宜做内窥镜检查。有腹膜刺激症状的患者,如肠穿孔、腹膜炎等,禁忌做此项检查。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避免做肠镜检查。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年老体衰、严重高血压、贫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不宜做内窥镜检查。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怀疑有穿孔、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禁忌做此检查。

其他相关

编辑

何谓肠镜检查

大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40CM可弯曲,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由肛门慢慢进入大肠,以检查大肠部位之病变,肿瘤或溃疡,如有需要可取组织检验或行大肠息肉切除。

检查人群

、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2、不明原因慢性腹泻;3、不明原因的低位肠梗阻;4、疑大肠或回肠末端肿瘤;5、大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肠镜下治疗;6、结肠术后及结肠镜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者;7、大肠癌普查。8、家族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等患者,需要进行体检者。9、从来没作过肠镜检查的40岁以上者的健康体检。

检查前准备

、检查日期由医生安排。检查地点:门诊胃镜室。

2、接受此检查需要作肠道准备。

3、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4、检查当天早晨6点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点30分开始服洗肠液,每包冲开水ml,要在个半小时内共饮3ml洗肠液。如排便中仍然有粪渣,则需再饮ml洗肠液,直到排出物为清水为止。如出现恶心、呕吐,应告诉医生或护士,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5、下午2点可进食,避免进食流质,3点钟由护工带您到门诊胃镜室,检查前30分钟护士将为您注射安定0mg,阿托品0.5mg,以减轻肠镜给您带来不适。

6、不宜带手机和BB机等电子设备入胃镜室,以免干扰机器正常运行。

7、检查前3天,停服铁剂药品,开始进食半流质或低渣饮食,如鱼、蛋、牛奶、豆制品、粥、面条、面包、香蕉、冬瓜、马铃薯等。

8、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轻泻剂,第二天早晨可以口服硫酸镁或者甘露醇,同时多饮水。

9、必要时,检查前2小时清洁洗肠,检查前半小时,安静休息。

0、因为肠镜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可能有并发症的发生,您在预约时还应该履行签字手续。肠镜检查结束后立即会出检查报告,部分病人因为活检需要等几天另出病理报告。

、有严重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急性腹泻、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病、腹膜炎、妊娠、精神病,腹部曾多次手术且有明显粘连者禁止做此项检查。

检查过程

、您须作左侧卧位,双膝屈曲。

2、医生将大肠镜慢慢由肛门放入,顺序观察肠腔有无病变,您可能会感到腹部胀迫感及有便意,此时您应深呼吸以便放松自己。

3、整个检查过程约需20~30分钟。

注意事项

、取活检或息肉电切除术后请您绝对卧床休息,三天内勿剧烈运动,不做钡灌肠检查。息肉电切除术后,医生根据您的情况,一般禁食三天,给予静脉输液。如无排血便,情况满意,您便可以出院。

2、初期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您可能感到腹胀不适,但数小时后会渐渐消失。如腹胀明显,您应告诉医生或护士,医生会给您作相应的处理。

3、如无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据医嘱进食。

4、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大便带出血量多情况,您应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出现意外。

操作技巧

编辑

单人操作由于协调性好、更便于一些特殊手法的运用,使检查效果更好,在不同的肠段进镜方法上有以下几种技巧:

、直乙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通过不断旋镜循腔及拉直镜身,使降乙以下肠管基本套在30cm的镜身上。旋镜的目的是视肠腔变化将肠腔的走向转至视野的上方或下方,再作上下钮调节(有时需调节左右钮)暴露肠腔进镜。反复回拉结合摇镜、抖镜可以使镜身取直,把过长的、游离的乙状结肠套叠在镜身上,为下一步顺利进镜打下基础。

2、旋转式进镜:当肠腔在视野内且无明显转向时,不要直接向前送镜,而采用旋转式进镜。这里所讲的旋转式进镜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旋镜,方法是右手握住镜身,不断小幅度沿镜身纵轴左右旋转镜身同时进镜,作者将这种进镜方法总结为旋转式进镜。其优点是可以将手部力量准确传递到内镜前端,防止镜身在体内成弓状弯曲,从而避免拉长游离肠管引起异常疼痛,预防袢曲形成;还能减轻右手进镜的力量,更轻松地完成操作。原理犹如持针灸针穿刺皮肤:直接进针需用力,且很易使针弯曲,如轻轻旋转则容易保持直线进入。此法简单、实用,特别适合在通过降、乙状结肠时使用。

3、结肠脾曲:如脾曲过度扭曲而使脾曲呈锐角,仅可见屈曲的皱襞遮盖住整个肠腔,此时盲目滑镜可引起病人疼痛,肠壁损伤,甚至造成穿孔。可改右侧卧位循腔进镜,或通过旋镜将皱襞转至视野的下方,将内镜前端送至皱襞处,左手将大旋钮向下旋转,镜端压住皱襞,同时钩拉、稍许退镜,使脾曲钝角化,暴露肠腔顺势进镜,同时左手回复角度钮。肠镜过肝曲困难时,亦可采用此法。

4、升结肠:当内镜前端刚过肝曲,常常是升结肠肠腔暴露充分,但进镜困难,甚至不进反退。多因为手部力量不能传递到内镜前端,肠镜在横结肠内呈弓状下垂。此时应先行退镜拉直镜身,请助手按压患者脐部,并用力向剑突肋弓方向推顶,以抵御结肠的下垂,再行进镜可获成功。

检查注意事项

编辑

、检查前一天禁止吸烟。

2、要有成人亲友陪伴,术前取下假牙,女士去妆。(胃镜)

3、检查前两天进食容易消化饮食半流质如稀饭,禁食含粗纤维类食物。

4、检查前一天米汤、牛奶、豆浆等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

5、检查后24小时内禁食辛辣食物,2小时内不能饮酒。

6、检查后24小时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

词条标签:

疾病,医学

肠道情况不乐观的人,会有4个表现,劝你快去做肠镜

近些年来大肠癌的出现概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情况跟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有关系,而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身体出现要及时检查,那么大肠癌肠镜效果怎么样呢?

大肠癌检查——肠镜

肠镜有几种方式,包括结肠镜、肛门镜以及乙状结肠镜,通过这些可以对整个结肠部位进行观察,以此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大肠癌筛查方法,在检查之前医生通常会询问一些日常信息,比如大便的症状以及指检情况,家族当中是否有遗传史等等,一旦发现有大肠癌早期症状或者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那么就需要接受肠镜检查,除了这些情况,对于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人群而言,最好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是高危人群不管是哪个年龄段都需要多进行检查。

肠镜是一支可弯曲的医学检测仪器,约为一厘米,会通过肛门直接进入到直肠部位然后一直通向大肠,医生可以观察到结肠以及大肠的内部情况,这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检查大肠跟结肠内部状态的一种方法。

出现这些情况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大便异常

如果大便在性状颜色等方面出现异常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大肠是最先反应是否患有大肠癌的一个症状。

——大便带血

如果大便的时候同时有血,那么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犹豫,一定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排便习惯改变

如果身体没有任何情况,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排便习惯突然出现异常状况,那么就不要耽误时间,最好赶紧进行肠镜检查。

——其他症状

如果在某一段时间之内突然出现没有缘由的腹泻便秘或者黑便,甚至还带着腹痛,那么这些情况最好进行肠镜检查。

大肠癌的其他检查方式

、直肠指检

检查大肠癌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就是直肠指检了,而且多数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直肠指检得到最初结果,而且通过这种检查方式还可以判断肿瘤的的大小位置以及形状等等,在操作的时候医生会首先带上消*后的手套,首先按摩肛门部位,当肛门放松之后将手指伸入进肛内进行检查,在检查的时候会从前壁一直到两侧,然后慢慢再到后壁,往返两次的效果是最好的,检查完之后观察指套上是否有血液跟粘液。

2、粪便潜血检查

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检查大肠癌的方法,是简单直接的一种方法,连续三次粪便潜血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电子肠镜

编辑讨论

电子肠镜可使病人病灶部分图象最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其镜身直径小,可以从肛门处插入,进入肠道内,镜头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检查治疗,全新、高智能电脑工作站,可进行随机描图,便于病变的对比、查询、会诊等。对胃炎、溃疡病、消化道出血、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大肠息肉、各种肠炎、痔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文名

电子肠镜

外文名

Electroniccolonoscopy

便于

病变的对比

诊断和治疗

溃疡病、消化道出血

检查

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科室

内科

目录

概述

2检查

3禁忌症

4准备

5检查过程

6注意事项

7事项

8不同

概述

编辑

电子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出血、色素沉着、血管曲张和扩张、充血、水肿等,其图像清晰、逼真。

电子结肠镜还可以通过肠镜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化验或其它特殊染色,对粘膜病变的性质进行组织学定性,如炎症程度、癌的分化程度等进一步分级,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轻重,指导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或判断治疗效果。通过肠镜器械通道还可对结肠一些疾病或病变如息肉、出血、异物等进行内镜下治疗。[]

检查

编辑

凡属于下列情况而无禁忌症时均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3、原因不明的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

4、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5、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6、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7、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8、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9、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禁忌症

编辑

肛管直肠狭窄、内窥镜无法插入时,不宜做内窥镜检查。有腹膜刺激症状的患者,如肠穿孔、腹膜炎等,禁忌做此项检查。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

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避免做肠镜检查。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年老体衰、严重高血压、贫血、冠心病、心肺功能

不全者,不宜做内窥镜检查。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怀疑有穿孔、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禁忌做此检查。

准备

编辑

、检查日期由医生安排。

2、接受此检查需要作肠道准备。

3、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4、检查当天早晨6点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点30分开始服洗肠液,每包冲开水ml,要在个半小时内共饮3ml洗肠液。如

排便中仍然有粪渣,则需再饮ml洗肠液,直到排出物为清水为止。如出现恶心、呕吐,应告诉医生或护士,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临床多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法[2]:由于PEG具有很高的分子质量,在肠道内不被水解和吸收,因此在肠液内产生高渗透压,形成渗透性腹泻[2]。用时冲2ml水服用[2]。一般在检查当天早晨服用,易为患者接受,肠道清洁效果好[2]。

5、下午2点可进食,避免进食流质,3点钟由护工带您到门诊胃镜室,检查前30分钟护士将为您注射安0mg,阿托品0.5mg,以减轻肠镜给您带来

不适。

6、不宜带手机和BB机入胃镜室,以免干扰机器正常运行。

检查过程

编辑

、您须作左侧卧位,双膝屈曲。

2、医生将大肠镜慢慢由肛门放入,顺序观察肠腔有无病变,您可能会感到腹部胀迫感及有便意,此时您应深呼吸以便放松自己。

3、整个检查过程约需20~30分钟。

注意事项

编辑

、取活检或息肉电切除术后请您绝对卧床休息,三天内勿剧烈运动,不做钡灌肠检查。息肉电切除术后,医生根据您的情况,一般禁食三天,

给予静脉输液。如无排血便,情况满意,您便可以出院。

2、初期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您可能感到腹胀不适,但数小时后会渐渐消失。如腹胀明显,您应告诉医生或护士,医生会给您作相应的处理。

3、如无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据医嘱进食。

4、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大便带出血量多情况,您应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出现意外。

事项

编辑

结肠镜检查已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样痛苦,大多数人都可接受。肠道对牵拉刺激比较敏感,所以做肠镜检查时可能会引起疼痛,但人和人

不一样,有些人比较敏感,疼痛比较明显,有些人就没有明显不适。

另外:患者也可要求在全麻下做无痛肠镜,当你睡了一觉时,肠镜已做好了,但全麻的风险不可不考虑呀。

不同

编辑

胃镜的检查是从口中入,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

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术前准备检查当天需禁食至少5小时,在空腹时进行检查。为了使插镜顺利进行,减少咽喉反应,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咽

喉麻醉时间不应少于0分钟,喷雾要达咽后壁。

肠镜的检查是从肛门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情况,可以检查、确诊相关病情。

肠镜的检查是需要有科学的安排的、合理的操作步骤,医院做相关检查。例外被检查的人要放松心情,合理的调节身心的平衡,达到

检查的最终效果。

参考资料

.class="gotopanchor"data-linktype="2"name="refIndex__"style="color:rgb(02,02,02);width:5px;height:4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
  一种是电子结肠镜,它与传统肠镜相比几乎上也是没有痛苦的,比较敏感的患者可能多少有腹胀的感觉,检查结果很清晰。能明确病情,费用是元。另一种是无痛电子结肠镜,这是没有任何感觉定的,无痛肠镜检查具有四大优点:①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对检查的耐受性;②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③肠道蠕动减少,便于发现微细病变。


  无痛电子肠镜全称新一代日本OLYMPUS无痛电子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先进的设备,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在三维立体动态观察和引导下,经过数码扫描系统,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出血、色素沉着、血管曲张和扩张、充血、水肿等,图像清晰、逼真,为肠道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无痛肠镜检查不插管、无损伤、可确保患者检查时舒适、没有痛苦、检查只需5分钟,杜绝误诊、漏诊,准确率高达99.9%以上。
  

2无痛电子肠镜技术优势

编辑


  、不插管,无痛苦:无痛电子肠镜不插管,避免了患者由于器械刺激而产生的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检查中,患者无任何不适感,在安全、舒适中完成检查。


  2、高清晰度:内置高分辨率CCD和数字视频信号处理器,它的电子内镜系统提供敏锐、详细图像,画质和高度尤为出色。全边缘的图像清晰地再现病灶,大画面、易观察的图像显示能轻易观察出微小病变。一切病变组织在高分辨率的镜头下无所遁形,连细微的毛细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


  3、检查范围广:可检查自乙状结肠、降结肠至升结肠一百多厘米的肠道,检查全面、彻底;


  4、检查时间短:无痛肠镜是采用一种新的无痛技术,使病人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整个过程肠镜检查只需3至5分钟。检查和治疗后,一般只需休息5至0分钟左右即可回家。


  5、确诊率高达99.9%以上:千万高清像素摄像,立体成像,更清晰,确诊率达99.9%以上,可有效避免误诊、漏诊。

词条标签:

医疗器械

结肠镜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结肠炎是肠道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年发病率为6~20人/0万人。通常由于患者缺乏典型症状,该病的诊断率偏低。临床医生必须了解缺血性结肠炎的几项危险因素,才能对可疑病例建立快速诊断意识。Marjorie近日回顾学习了一篇西班牙的研究报告,尽管该研究是在年发表的,但是研究者系统讨论了关于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以及结肠镜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值得推荐学习。

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了本中心5年间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例,共计例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有2例被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其中26%的患者为基于临床和内镜标准的可疑诊断病例,74%的患者为根据Brandt标准病理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

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Brandt标准

根据ToursarkissianThompson评分表(表2)评定的内镜下缺血程度,结肠镜检查对治疗的影响,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

表2缺血性结肠炎内镜和临床分级ToursarkissianThompson

结果

平均年龄是(73.6±2.)岁,男性和女性所占比例相近,行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是直肠出血和腹痛,其他少数患者为有腹泻、贫血、术后发热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有急诊肠镜检查指征。

在结肠镜检查后,50%的患者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开始额外的药物治疗或手术),特别是有急诊结肠镜检查指征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的比例增加至65.75%[其中,保守治疗占82.4%(静脉补液和抗感染),外科手术占7.85%]。

重度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中,男性更常见(占64.3%),有急诊肠镜指征的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占85.7%)。同时,我们发现重度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死亡率也更高(占53.5%),且与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明显相关。整体的死亡率是27.67%,其死亡率与性别或心血管危险因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史、急诊肠镜指征、肠镜下重度相关的表现相关。

讨论

缺血性结肠炎主要发生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中,且无性别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男女发病率相近。超过50%有高血压和卒中史,37.2%吸烟,超过20%有糖尿病和(或)血脂异常史。所有这些数据提示该疾病与脉管的退行性改变相关。但是,有研究者发现有20%的患者的发病年龄<45岁。当年轻患者发生缺血性结肠炎时,应该考虑到存在的高危因素:例如血液高凝性疾病、血管炎、大动脉手术史、近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巨细胞病*感染、大肠杆菌O57:H7感染,结肠梗阻性疾病(例如:肠憩室炎、肠扭转或结直肠癌)、可卡因和医源性因素。同时,还包含各种药物,如舒马曲坦、雌激素、精神药物等,甚至使用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患者和长跑运动员也会发生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是由于肠系膜动脉血管区闭塞或非闭塞事件导致肠道血流量减少的结果。休克、栓塞或创伤都可以形成血管闭塞,最特别的病例是主动脉重建术中肠系膜下动脉结扎。小血管闭塞通常发生在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炎。对于有血管危险因素或在心力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脱水状态下心输出量低致血管痉挛的患者可出现非闭塞形式的缺血性结肠炎。

对于主动脉术后发生缺血性结肠炎方面,据报道有3%~7%的择期主动脉手术和超过60%的主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的患者发生缺血性结肠炎,后者的患者中,整体死亡率超过50%,诊断透壁性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的死亡率超过90%。因此,一些学者建议主动脉瘤破裂切除术后24小时内行急诊结肠镜检查。

如果患者早期有如下危险因素:入院时高血压、手术时间延长、术中持续高血压、代谢性酸中*和夹闭时间延长,需重复肠镜检查以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主动脉瘤破裂后行主动脉重建术的患者如果出现缺血性结肠炎,其死亡率达00%。

缺血性结肠炎多发生于左半结肠,特别是脾曲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但是包括直肠在内的任何肠段都可能累及。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80%),通常为左下腹突发绞痛,可能伴随直肠出血或便血(70%)。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是否出现腹膜刺激征、发热和心动过速。在透壁性坏死的重症病例中,可以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甚至休克。缺血性结肠炎可能有2种不同的临床表现:非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占80.85%)和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占5.20%),后者要求急诊手术切除没有活性的坏死肠段。

目前尚无可用于诊断的早期血清学标志物,腹部X线摄片和CT对于观察上段肠系膜局部缺血和诸如胀气、穿孔的并发症是很有用的工具。在CT检查中,可能观察到诸如肠壁增厚的非特异性改变,以此来观察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特别是需要与炎症性肠病鉴别时。多普勒超声显示肠壁血流缺失对于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特异性达92%~00%。

主要的诊断的方法是肠镜联合活检。大部分患者只需检查前40cm的肠段就足以确定诊断。很多特异的肠镜表现被识别,包括:血管缺失、红斑、脆性增加、颗粒样、溃疡、渗出和黏膜下出血,但都不能作为内镜下确诊的表现。既往研究已经发现,缺血性结肠炎肠镜检查可见纵向、匐行、细长形或融合的溃疡,“单一条纹”的表现强烈提示与轻症缺血性结肠炎相关。这种炎症的线形表现是由于部分血管的损害。当肠壁坏死,黏膜通常表现为发紫、浅灰或黑色,出现这些表现提示要发生重症缺血性结肠炎,对于这类患者穿孔风险高,应该停止继续检查。从组织学观点看,含铁巨噬细胞和黏膜下纤维化是缺血损伤的特点。

除此之外,肠镜也可用于非特异性表现的患者的诊断,在我们的研究中,一部分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没有腹痛、直肠出血等特异性表现。对于肠镜下有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不管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50%的患者在肠镜检查后治疗方案都有所调整。在急诊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治疗方案调整比例高达65.75%,调整的方案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重症病例中85.7%是经急诊肠镜(出现症状24小时内)诊断的。

近期研究显示,在重症病例中,连续内镜和临床评估是判断感染性休克、坏疽、穿孔发生时需要手术治疗的最佳指标。这种方法提高了生存率,内镜或临床指标恶化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30%,而出现腹膜刺激征和休克再行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62%。

可疑急性肠系膜缺血是行肠系膜血管造影的指征。在这些病例中,肠系膜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休克、栓塞或非闭塞性缺血),同时为通过血管内灌注扩血管药或血栓取栓术来逆转血管痉挛提供了可能。

对于治疗,如果没有穿孔体征,需给予保守治疗,包含静脉输液和抗感染,同时应该提高心输出量,给予引起肠系膜血管扩张的悬浮剂。对于有明确腹膜炎体征或临床症状恶化的患者,有必要开腹切除病变肠段。

在单变量分析中,我们注意到不论是性别还是其他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和心血管事件史)均与外科手术治疗没有明显相关性。通常有急诊内镜检查指征的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频率更高,尽管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肠镜下表现为重症的患者与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呈正相关,57.%的重症患者都需要外科手术。

缺血性结肠炎的总体死亡率估计在8%~0%,但是,在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的死亡率升高到了50%~60%。在我们的系列研究中,不论是性别还是其他高危因素与死亡率都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是,近期有心血管手术史、有急诊肠镜检查指征和肠镜下观察到重症表现则与死亡率显著相关。

总之,肠镜检查技术对于疾病分期和可疑缺血性结肠炎的后期管理很重要,这是因为肠镜检查可以评估严重程度和根据肠镜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MarjorieZou

原文:Lozano-MayaM,Ponferrada-DíazA,González-AsanzaC.Usefulnessofcolonoscopyinischemiccolitis.RevEspEnfermDig.;02(8):-.

内镜专家为您揭秘:肠镜检查不可怕

很多人一提到要做肠镜检查直皱眉头,担心疼痛而不愿接受,有的患者在检查前还会紧张、抗拒,这样的心态往往对检查是不利的。肠镜检查真的非常可怕吗?来医院内镜中心吴齐主任是怎么说的。

肠镜检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肠镜检查中,医生将肠镜经肛门送入到结肠的起始部位——回盲部,通过管道前端的电子摄像头观察肠道黏膜。当医生在高清显示器上发现可疑病灶时,通过活检孔道置入活检钳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定病变部位的良恶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结肠镜的构造更加精密、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完成从检查到治疗的一系列操作。

肠镜检查与结直肠肿瘤

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经济水平的改善使城市人群的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北京市,结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

息肉是一大类常见的结肠病变,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等,通俗的说,息肉是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如果我们肠腔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很难有所察觉。部分具有危险的息肉,可慢慢长大,最终发展成为结直肠癌。结肠镜检查中,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摘除这些潜伏在身体内的“炸弹”,完全切断息肉癌变之路。可以说,结肠镜对早期结直肠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有效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欧美和日韩等国的肿瘤筛查指南中,明确推荐45岁以上的居民接受结肠镜检查。我国也已经将结肠镜应用于城市居民的癌症筛查。

肠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首先,受检者需要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试验、感染性筛查(例如艾滋病病*、乙肝表面抗原等)等血液学检查,确定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没有明显的检查禁忌。此外,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定的内镜清洗消*措施。

在检查前~2天受检者应开始吃流食或半流食,例如牛奶、果汁或稀饭等,不要吃像青菜这类纤维素多的食物。一般于检查前一天的晚上或检查当天早上按照医嘱,服用清肠药物,排空肠道。检查当天应禁食水。

肠镜检查是如何进行的?

大多数人可以较好的耐受结肠镜检查,可能会感到一些腹胀或压迫感,并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但对疼痛比较敏感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无痛结肠镜检查,医生在检查前给您静脉注射镇静剂,让您在没有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检查,无任何不适感。在检查时,患者一般采取左侧卧位,并按要求变换体位,医生操作结肠镜慢慢推进,整个过程通常持续5~0分钟。

结肠镜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感觉腹胀,排气后症状会迅速缓解。一般情况下,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可以进食。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进行了内镜下息肉电切手术,医生会要求患者口服营养液和止血药物。

对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腺瘤的患者,并不是说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根据最新研究显示,腺瘤切除后每年大概有5~0%的复发率,因此发现腺瘤的患者需要在治疗~2年后定期复查结肠镜。

肠镜检查要注意的事项,你知道吗?

肠镜检查是将电子肠镜顺着肠道到达回肠末端、阑尾开口处,再退镜观察结肠粘膜是否存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

很多病友对肠镜检查心存疑惑,什么情况需要做肠镜?肠镜检查痛不痛?肠镜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斌为大家答疑解惑。

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检查?

原因不明的便血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者;

慢性腹泻原因不明者;

大便习惯改变者(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

转移性肿瘤需寻找原发病灶者;

其他影像学检查疑有回肠末端及结肠病变需明确诊断者;

肠梗阻或腹部包块怀疑结肠疾病者;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需定期复查者;

结肠癌或结肠息肉需定期内镜随访者;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

▲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饮食准备

诊治前3天:吃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不吃多纤维蔬菜、水果和干果;禁食红色或多籽食物,如西瓜、西红柿、猕猴桃等。

诊治前天:吃无渣的低脂、细软、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不饮牛奶。

诊治的当日早餐要禁食。

2、如何服泻药

肠镜检查前医生会让你备好清肠药和消泡剂,现在常规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二甲硅油散,按预约通知书要求准备清肠。

服药时间:前一晚8:00服用盒清肠药+温开水ml混合液,小时内分次喝完。

检查前6个小时,2盒清肠药+温开水2ml混合液,2小时内分次喝完,最后将二甲硅油散+温开水50ml混合液喝完。

普通肠镜检查前都可以多饮水的,无痛肠镜检查根据预约时间需检查前4个小时禁食禁饮。

高血压服药患者,早晨6:00时一口水服用降压药。

用药后效果:在服用泻药半小时左右会出现“腹泻”,通常在7-0次左右。肠道清洁的标准是“大便呈无色稀水样,没有固体粪便”。

张主任提醒,肠道准备期间要有家人陪伴在身边,多注意休息,不宜外出。

肠镜检查后注意什么?

初期腹胀不适,可到厕所排气,数小时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当天不宜开车及剧烈运动,单纯检查者检查后小时可进食少渣饮食。

肠镜检查会很痛吗?

无痛肠镜检查是没有感觉的,在美梦中完成检查;

普通肠镜检查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些胀痛感,一般都能忍受。

对于腹部手术史、便秘、肥胖者,我们建议尽量选择无痛检查方式。

最后张主任提醒,肠镜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清洁的肠道是肠镜检查的关键因素。

做肠镜需要多少时间,不全麻行吗?

结肠镜检查时间平均为5分钟,有时因人而异,或大肠有异常情况,检查时间可能稍微久一点。另外肠道准备也需时间。

为了能安全、准确地完成肠镜的检查工作,结肠镜前需完成清洁结肠。如在充满排泄物的肠子里操作结肠镜,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因粪便阻挡肠腔,使内镜医生无法正确用力;也会因排泄物阻挡而必须把它冲洗干净方可继续完成检查,耽误检查时间。肠镜前清洁不够,检查时费时又费力,且不安全。

一般来说,检查前2-3天吃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稀饭,不吃多纤维的蔬菜、水果,禁吃红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西红柿等。检查前天,吃无渣的流质食物,如米汤,不喝牛奶。检查当天上午检查的禁食早餐,下午检查的早餐流质、午餐禁食。肠镜检查前4-6小时服用泻药,排出无色稀水样便方可完成肠道准备。

肠镜分普通肠镜与无痛肠镜。无痛肠镜检查是在全麻下进行的肠镜检查,在医生帮助下迅速进入睡眠状态,而不感受到结肠镜检查所带来的胀痛感。虽说无痛肠镜能减少痛楚,但检查的过程中也无法对医生的操作给予任何反馈,因此无痛结肠镜操作风险相对普通肠镜检查略高,费用亦相对较高。

检查方式的选择与检查时长同样是因人而异,患者可结合自身耐受情况及基础疾病进行合适的选择。

肠镜的必要性


  可以这么说,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展为癌,但绝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由息肉发展而来,可见早点“揪出”息肉有多重要。做肠镜检查时发现了息肉,处理方法非常简单,医生可以立即通过肠镜把它们切下来,这就意味着阻断了它们发展为结直肠癌的进程。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也可以有效阻断的,从这点上看,结直肠癌和其他癌症相比就“没那么可怕”。美国医学界提出,50岁的普通人应该做第一次肠镜。而中国人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较西方人早2-8年,故也有说法是提倡40岁后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如果你的排便习惯不好,最好40岁做肠镜;对于排便很规律的人,可以稍晚一些,但最晚不要晚于50岁。如果没有发现息肉,可以5-0年后再检查。如发现息肉,则要及时切除并追踪检查。
  和其他许多癌症相比,结直肠癌的“没那么可怕”还体现在治疗效果上。结直肠癌的总体效果是不错的。对于早期结直肠癌,五年存活率可达到90%;对于中期结直肠癌,五年存活率达70%;对于晚期结直肠癌,五年存活率也能达到30%-40%。当然,要取得这样的治疗效果,前提是要接受以手术为主体的、科学的综合治疗。

肠镜检查注意事项

尊敬的患者:

您好!

本文是电子结肠镜检查相
  

这22种情况必须行结肠镜检查

()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5)大便变细变形者;

(6)长期腹痛、腹胀者;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2)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3)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者;

(4)腹部CT或其它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

(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

(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7)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一般每6个月至年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

如果术前因为结肠梗阻,结肠镜未能检查全部的结肠,则手术后3个月时应当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其它部位有无结肠息肉或结肠癌。

(8)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者;

(9)结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结直肠息肉术后可能复发,应定期复查。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

其它的息肉建议一般每2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就可以了。

如果复查结肠镜检查为阴性,则3年后再复查。

(20)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也应当体检做结肠镜检查。

大量的研究证明:

如果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22)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特别提示:便血不要当成痔疮!


  

、便血≠痔疮!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而便血又是痔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以很多人认为便血都是痔疮引起的。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很多其它的疾病也可引起便血,如结肠癌、直肠癌、肛裂、直肠血管瘤等。


  

2、便血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同时便血也是痔疮、肛裂、肠炎等数十种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因而单纯的根据便血无法明确真正的病因。反复出现便血、黑便时,医院行结肠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断。


  

3、痔疮不会引起直肠癌,但是痔疮可以同时伴发直肠癌。

痔疮是一种良性疾病,是不会演变成直肠癌的,但是得了痔疮的患者同时也可以得直肠癌。应当高度引起重视。


  

4、痔疮患者便血久治不愈应高度怀疑直肠癌。

痔疮和直肠癌的主要症状都是便血,有一些患者因为有痔疮病史,所以,只要一有便血就认为是痔疮出血。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使用痔疮栓治疗后便血也会有所好转,但是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便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此时,医院就诊,行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以便排除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肠息肉切除后隔多长时间复查肠镜?

结直肠息肉切除后,医生告知你定期复查肠镜,定期复查概念很模糊,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肠镜?今天就为病员谈谈国内外专家是怎么说定期复查的。

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约20-30%中年人肠子上会长息肉,专家一致推荐人到50岁后都要查一次肠镜,发现息肉后应及时予以切除,息肉切除后肠子上仍可能会长出新的息肉,到75-80岁才会逐渐停止,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2)肠镜下微创切除息肉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大于cm的息肉切除术后特别是采用分片法切除后,息肉的残端会复发长出息肉,局部复发率可达0-35%。

(3)弯曲的肠管腔成袋状形成视野死角、查肠镜前肠子未洗净、检查时肠管的痉挛、操作医生的肠镜技能和退镜时间等原因,极易造成息肉漏诊,我国息肉检出率2-8%,欧美国家男病员息肉检出率为30%,女病员为25%。

(4)为期两年的一项监查发现65-75%息肉切除后又有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将其再次切除,会大大降低肠癌(间期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肠镜复查是有效控制和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手段。

肠镜复查并不是那么简单

()肠镜前需要充分进行洗肠,需要提前数日进食无渣食物、检查当日要饮用大量洗肠液,肠镜准备比胃镜准备复杂许多。

(2)肠镜检查痛苦性比胃镜要大,多数病员不一定能耐受,常需要做无痛麻醉;一次肠镜检查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3)协及医保报销、家庭医生观察等因素,通常我国肠镜检查时发现息肉后并不是当时予以切除,而是日后办理住院行息肉切除术,通常需要做两次肠镜。

(4)由于肠道自身疾病和医生操作因素,检查后是常有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罕见有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比胃镜检查的风险要高。

(5)研究发现肠息肉发展成肠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约要0-20年时间,因此,息肉切除后间隔多长时间复查肠镜,既要考虑监查的效果,又要考虑减轻病员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综合评定。

术后复查肠镜时间,国外专家是这样说的

美国结直肠癌多学科工作组(Tsakforce)、美国胃肠病学会(ACG)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英国胃肠学会(BSG)对高质量的肠镜准备和完全切除结直肠息肉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学特点,对息肉恶变可能性进行风险分层,推荐结直肠息肉切除后首次肠镜复查的时间,如下表:

分组

低风险组

中风险组

高风险组

病理特征

-2个息肉

管状腺瘤cm

增生性息肉

3-0个息肉

管状腺瘤cm

绒毛腺瘤

管状绒毛腺瘤

重度异型增生

传统锯齿腺瘤

广基锯齿息肉

广基锯齿腺瘤

0个以

上息肉

侧向生长

分片切除

息肉

Taskforce

5-0年

3年

3年

2--6月

ACG

5年

3年

?

2---6月

ASGE

5年

3年

3年

2--6月

BSG

5年或不查

3年

3个月

术后复查肠镜时间,国内专家是这样说的

我国区域医疗发展不平衡,肠镜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病员对肠镜的接受程度、检查费用较低等特点,术后何时首次复查肠镜,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结直肠癌高风人群结肠镜筛查时间是3年;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监测时间;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比欧美要短,建议在-3年内;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肠道准备欠佳,未能达到高质量肠道准备;

(2)肠镜检查未能到达回盲部,未能完成检查;

(3)结肠癌术前因肠管狭窄未能全结肠检查;

(4)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0个时;

(5)大于cm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

(6)大于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7)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时。

医院等国内5家医院参与的国家多中心结直肠管理项目研究已经启动,不久将来会用大数据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结直肠息肉术后的复查时间。

首次复查后,还要再复查肠镜吗?

()首次复查肠镜发现长有息肉并进行切除,根据息肉病理特点再来确定下一次复查时间。

(2)首次复查肠镜未发现息肉,多数国外专家推荐3-5年复查一次肠镜,国内专家意见尚不统一,一项研究认为2年复查一次肠镜是合理而经济的。

(3)随着年龄增大息肉生长减慢,专家认为超过80岁可不再复查肠镜。

(4)息肉切除后如出现便血、腹泻和腹痛等临床难以解释的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5)根据病员的意愿和心理接受程度,决定复查时间。

做肠镜,到底疼不疼?

肠镜检查前,都要做些什么?

患者故事:

小王从5年前就经常腹泻,尤其是最近饮食不规律,每天得拉6、7次,吃了几天止泻药也没有效果,医院找消化科医生看看。医生建议小王做个肠镜检查,看看肠子有没有问题,于是就开了肠镜检查申请单,还有几个抽血的检查和清肠的泻药。同时医生向小王告知了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大概说了一些做肠镜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比如出血、肠穿孔、感染等。听起来挺吓人的,但是这些意外情况出现的概率都很低,就像坐飞机出事的风险一样很少发生,所以不用太担心。

医院人超多,为了早点做上肠镜,缴费后小王立马去内镜中心的护士台预约,还算幸运,约在了一周后的下午点。护士嘱咐检查的时候要带着抽血的检查结果和病历本,千万要准时,过了预约的时间就要排在最后做了。小王在当天预约之前抽了血,化学验了血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指标。抽血后去药房拿了药,因为传染病检查结果要隔天出,所以就先回家了。

医生提醒:

之所以要在内镜检查前化验传染病指标,是因为肠镜检查用的“镜子”不是一次性的,虽然会进行消*,但也是大家“共用”,为了更好地避免感染其他疾病,有艾滋、肝炎、梅*等这些传染病的人会用专门的“镜子”,所以做肠镜前要查有没有传染病。

另外,大家抽完血、取了药可以先回家,可以在做肠镜当天去拿化验单。在家里一定要仔细阅读肠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并在上面签好字,医院交给医护人员。同时严格按照清肠指导清洗肠道。

做肠镜到底疼不疼?

不同患者做肠镜的体验也不完全相同。多数患者只是感觉有点儿肚子胀,想排便,疼痛只发生在进镜困难的病例,比如肠道走行曲折或者有肠道?窄和肠道痉挛时。越是紧张的病人越容易出现疼痛的感觉,尽量放松会减轻不适。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做肠镜的时间与被检查者的肠道自然条件、检查者的技术和手法以及肠道的清洁程度和有没有疾病存在有关。一般一个没有什么异常的肠道检查平均需要20分钟左右。

做肠镜前的2个准备事项!

第一步:

除了身体虚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做普通肠镜一般不需要家属陪同,但如果是做需要麻醉的无痛肠镜,最好有家属陪同。

第二步:

医院不提供一次性开裆裤和尿垫,建议穿宽松的裤子,这样方便穿脱。另外,可以带一些比较宽的手纸,检查时可能会用到。

肠镜检查前,喝两包泻药就完事了?

肠镜,作为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最常用、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相信不少人有过切身体会,不免会有人喊上一句,“这酸......爽!”

然而,除了“肠镜检查”是门大学问外,在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可不容忽视,这不仅影响肠镜图像的“美感”,甚至性命相关......

为何要做肠道准备

、增加视觉“美感”

如果肠子里面都是大便,这还不得把医生给恶心到了?而且,当你的眼中充斥着大便,试问还能愉快的工作吗?

毫无疑问,这极大地影响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就进一步影响诊疗效果。

2、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医生工作效率

当肠镜视野开阔而明朗时,医生更容易找到病灶,以明确疾病的由来,从而更好地消灭疾病。

3、减少患者不适感

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肠道准备,粪块积在肠道里,若此时还硬生生地把肠镜“捅”进去,容易增加患者不适感,如腹胀、腹痛等。

“理想”的肠道准备

理想的肠道准备方法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能在短时间内排空肠内粪便;

②不引起肠黏膜改变(如损坏等);

③不会引起患者不适,依从性良好;

④不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⑤价格适中(这个听起来最接地气)。

打开“喝泻药”的正确方式

常用泻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一种肠道清洁剂,通过大量排空消化液清洗肠道,不影响肠道吸收和分泌,不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目前常见口服用法是内镜检查前6hr内服用聚乙二醇溶液2~3ml,2hr内服完。

然而,许多患者在服用该药过程中,常因严重腹胀、腹痛或恶心、呕吐而停止服用或减慢服用,从而影响肠道清洁效果,最终影响结肠镜的诊疗效果。

那么,该如何是好?

分次服用效果更佳

、清洁度更佳

有研究发现,肠镜检查至少6hr前,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与单次口服相比,分次口服该泻药后肠道清洁度优于单次口服。

2、不适感更少

分次服用泻药可以减少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不适感,且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更小。

2、安全性更高

分次服用泻药,每次用量比较适中,患者更容易接受,不至于一下子喝好多水,肚子胀得受不了。

肠道准备≠喝泻药

如果你认为做肠镜只是简单地喝一下泻药,那就大错特错了!

若盲目喝大量泻药,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对于某些肠梗阻的病人,盲目喝泻药反而容易导致肠子大量积水积气,甚至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除此以外,临床上常见的肠道准备方式还有饮食调理、灌肠等。

如此可见,做好肠道准备并不是简单地喝两包泻药就完事了,需要积极跟医生沟通好,以确定哪种肠道准备最合适自己。

参考文献:

[]Hong-weiGuo,Yuan-yuanZhao,Hai-yuanWang,etal.Effectoforalpolyethyleneglycolatdifferenttimeforpainlesscolonoscopypreparation[J].ChinJofEndosc,,23(9):20-23.

我给自己做肠镜我在去年四月份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近几个月出现间断性腹泻,当天早上起来又拉肚子所以也没敢吃饭,喝了两罐酸奶后腹泻更加厉害了,干脆就直接清肠复查个肠镜吧。第一次进镜先采用的是截石体位,感觉肠腔走向迂曲,加上控镜习惯改变,明显丧失方向感,稍微一动镜子肠腔就不见了,加上在截矢位下注气后,空气会向高位结肠段聚集,肠腔充盈不加,勉强通过乙降交界处后镜身起襻,想右旋回拉镜都找不到左右旋镜回拉的方向,在降结肠段耗时较长,等过了横结肠脾区肠腔开始出现痉挛,进镜无效再加上腹部胀气不适明显,遂退镜。思考第一次进镜失败的原因后,调整床位与主机显示器的位置方便操作,于第二次插镜前20分钟肌注-20mg预先行肠道解痉。考虑到单人肠镜操作习惯和上次的体会,这次是采用左侧体位以便于从臀部后面进行进旋镜,而且这个体位可以形成整个镜身呈右旋状态下进镜,不易起襻,肠腔的视野也开阔了,在乙降交界部再加上左手行右旋镜就比较容易通过。稍微有点起襻时回拉镜身即可解襻,过肝曲时压了一下脐周,直接就到回盲部了。回盲瓣开口位于屏幕的点位,稍作角度调整吸引插入,回肠末端黏膜散在充血,淋巴滤泡有点大。退镜观察时尝试在升结肠倒镜,但右下腹酸胀感明显,遂放弃。

第一次的插镜时间约30多分钟,尝试着变换多个体位,在横结肠段起襻痉挛,进镜困难退镜;

第二次改变左侧体位在0分钟内插镜至回肠末端,退镜观察,全结肠黏膜散在充血点,乙状结肠段较明显,靛胭脂染色后观察,距肛缘约28㎝见两枚广基息肉,大小约为0.2*0.2㎝和0.*0.㎝,表面光滑,尝试予电凝处理,但感觉通电时有钝性痛感不适,也考虑要休息影响工作,顾未予处理,肛门倒镜下观察未见异常。

体会一:选择合适的操作体位。感觉左侧体位有利于进镜旋镜,和平时的单人肠镜基本相同,手柄部放在胸前,右手在臀部行插镜旋镜都很方便,最主要的是:保持镜身呈右旋状态下进镜,不易起襻,通过乙降交界弯曲部也较轻松。体会二:调整显示器和主机的观察视角,否则脖子疼!

体会三:

可穿着肠镜检查开档裤或在手术裤子上开个5—0cm的口子,以免粪水附着和内部跑光。

建议预先行肠道解痉,并有其它内镜医生在场,需要时及时接手完成肠镜检查。

其它事项同正常肠镜操作。

由于第一次肠镜操作时间较长,录下的视频意义也不大,还有几个同事在一起观看。第二次重新操作是自己临时决定的,也没想到会顺利完成插镜,旁边只有两个护士在配台,所以就没能录下完整视频。回盲部阑尾隐窝
  回肠末端,淋巴滤泡较大横结肠黏膜充血黏膜充血靛胭脂染色乙状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直肠黏膜充血肛门内缘

作者:于光

于光内镜医师集团CEO

解放*第00医院副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光动力治疗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痛协会第一届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装备协会第一届消化道早癌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内镜协会第二届食道癌及大肠癌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非公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无痛技术,让肠镜检查不再可怕肠镜检查最全科普!检查前必看视频及注意事项!

你做过肠镜吗?

肠镜真的很痛苦吗?

什么是肠镜和无痛肠镜?

那些人需要做肠镜?肠镜检查有危险么?

你知道肠道准备药品应该怎么吃吗?

你知道肠镜前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涨姿势

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什么是肠镜?

还是来看视频,有字幕哟~~

转自:3D医学动画

肠镜又叫电子纤维结肠镜,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和末端回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肠镜是一个细长可弯曲的仪器,直径大约厘米,通过肛门进入大肠。电子结肠镜前端带摄像头,影像通过光纤传输到显示器上,可以让医生实时看到肠道内部的画面;还可以把信号传输到采集系统中,拍摄下所经过的肠道内部景象。通常肠镜内部还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从而能够在肠镜下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甚至行切除病变等操作。

为什么要做肠镜?

定期的肠镜检查对于防治结肠癌和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早期时肿瘤很小,比较容易治愈,通过肠镜发现并切除息肉,可以防止息肉癌变。如果在肠癌的早期阶段就发现病变,治疗效果会很好,大多数早期病人经过治疗后都能活过五年,不少都能治愈。

但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肠镜检查的重要性,肿瘤在肠子里悄悄生长,人们没有一点感觉,一旦出现了症状,往往肿瘤已经发展到进展期,治疗的效果就很不好了。

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

、原因不明的便血。

2、排便的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便意频数,但无粪便排出,或便秘。

3、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4、大便时有粘液或脓血样液体。

5、大便变细、变扁。

6、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

7、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8、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9、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0、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2、腹胀、腹痛等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没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肠镜了?

不是!

目前大肠癌呈现高发趋势,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成年人,为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从50岁开始建议每5-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要在50岁以前就开始检查,并且增加检查次数。

这些高危因素包括:

??有大肠癌或大肠息肉病史的;

??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

??有大肠癌或息肉家族史的;

??有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

什么是无痛肠镜?

普通肠镜检查时多少会有些不适,肠道对膨胀、牵拉很敏感,倒是对切割等操作没感觉。所以当往肠子里充气,以及经过大肠的几个弯曲时,病人会有些不舒服,如果做检查时能放松,配合医生的操作,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耐受。

但有些人对肠镜检查非常畏惧,做肠镜时特别紧张,这种紧张情绪会引起肠道的痉挛,使得不适疼痛感加剧,甚至不能配合完成检查。所以就有了无痛肠镜。

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肠镜检查就是无痛肠镜。检查时会静脉点滴一些中枢神经抑制的麻醉药物,提高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消除恐惧感和不适感,使内镜检查与治疗操作得以顺利进行,让你在清醒、无痛的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过程。

但无痛肠镜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费用较普通肠镜高,另一个是预约时间较长,还有因为麻醉药物使用也有一些禁忌的情况,比如肝功能衰竭、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或者身体状况很差的病人,这些情况不适合做无痛肠镜。

做肠镜有危险吗?

肠镜检查是很安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向肠腔内充气,您会感到不适或者腹部痉挛疼痛,但只要做完后排出气体,这种不适很快就能缓解。当然,检查也可能出现并发症,较严重的如出血或穿孔等,这都很少见。

做肠镜时要脱裤子,多害羞啊!

肠镜检查都是在一个很私密的房间,病人的隐私是很重要的,检查时不会有其他病人在场,检查医生护士也很少,不会有人围观的!

肠镜如果发现异常怎么办?

如果肠镜下发现了息肉,医生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就把息肉切除了。如果息肉很大,或者发现肿瘤等其他可疑病变,医生会做活检,取部分或全部病变组织送去化验,病理科大概3-5个工作日后会发出检查报告,告诉我们病变是什么,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癌还是癌前病变。

做肠镜前要做哪些准备?

肠镜前一天:

()只吃无渣半流质饮食,不吃含纤维的蔬果。

(2)晚上睡前服用缓泻剂(如比沙可啶肠溶片2片)。

肠镜当天:

()肠镜前禁食。

(2)8:00开始服用肠道清洁剂(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服用方法见视频),建议此时最好不要外出,以免找不到厕所。

(3)如有需要,在服用肠道清洁剂后一小时服用消泡剂(如西甲基硅油乳剂30ml)。如此全部药品服用完毕。

(4)服药后一小时左右会开始排泄,待排泄物变*色或无色清水样便时,肠道准备基本结束。

检查后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医院检查建议有家属陪同前往

检查前三天停止服用铁制级(如硫酸亚铁、多糖铁等)

长期便秘患者应向医生提前说明

肠镜当天没有进食,餐前降糖药不需要服用

降压药应在服用肠道清洁剂前一小时服用

肠镜当天如应没有进食出现头晕低血糖等现象,可适当服用白糖水补充能量

长期服用抗凝药务必告知医生(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氢氯吡格雷等)

检查后-2天如有剧烈腹痛、腹胀便血等情况立即就医

肠镜后8小时内不得驾车、骑车或高空作业

无痛技术,让肠镜检查不再可怕

微案例·上

张老伯是个热心肠,身子骨硬朗,常在小区里帮大家解决大大小小的事情。可前不久,他发现自己有时候一连几天都便秘,蹲在厕所里大半天也出不来,好不容易挤出来一点,还黏糊糊的带着血;有时候一天要上七八次厕所,拉得他两脚发软,提不起精神。
  

一次,小区先进评优会才刚开始,张老伯就已经跑了三趟厕所,坐在张老伯身边的社区医生小李问明情况后建议他作肠镜。张老伯以前听人说作肠镜非常痛苦,得用一根一米多长的大管子从肛门插进去,在肚子里七弯八拐的,让人绞痛不已,因而犹豫不决,但肚子这么折腾下去也不是办法。最后,张老伯医院作肠镜,结果大出所料,检查竟然发现他患了结肠癌,不过所幸的是病情还处于早期。

肠镜检查不再

许多人听到医生要求作肠镜,第一反应就是不愿意作,因为怕痛,往往因此贻误病情。过去普通的大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40厘米、直径约5毫米的可弯曲、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由肛门进入大肠,通过肠镜末端的摄像头传输信号,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作一次完整的肠镜检查平均需要0分钟,其间医生会旋转镜身、打气、注水等,有可能导致病人腹痛难忍、大汗淋漓。

无痛肠镜是无痛苦胃肠镜检查的新技术,它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药物(如咪哒唑伦、丙泊酚等),引起中枢抑制,从而使病人安静、遗忘、减少焦虑;它可提高病人的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消除恐惧感和不适感,使内镜检查与治疗操作得以顺利进行。

Q

无痛肠镜安全吗?

这也是许多病人关心的问题。无痛肠镜检查技术医院应用了很长时间,均证明了其高度安全性,并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大部分病人术中及术后自我感觉良好。

不过要提醒的是,无痛肠镜检查较以往的胃肠镜检查虽有很大的改进,但亦有一定的禁忌证。由于使用的药物是一种中枢抑制剂,且在肝内代谢,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功能衰竭者以及一般情况太差者不宜作此项检查。在检查前要称体重,以准确计算药量;检查完毕后,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离开;检查当天禁开机动车、登高等,以免发生意外,并建议有家人陪同检查。

Q2

无痛肠镜效果好吗?

现在的高清肠镜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黏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医生可观察到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等,并且可以拍摄、打印、保存高清晰的结肠内部照片。这样,病人或其他临床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病情,帮助选择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延误,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提供了可靠依据。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肠镜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化验或其他特殊染色,对黏膜病变的性质进行组织学定性,如炎症程度、癌的分化程度等进一步分级,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轻重,指导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或判断治疗效果。

无痛肠镜的治疗效果确切,通过肠镜活检孔道可对结肠一些疾病或病变如息肉、出血、异物等进行内镜下治疗。无痛肠镜与普通肠镜相比,好处就是检查时病人更加放松,医生能更快、更专心细致地检查肠道内的病变,避免误诊、漏诊。

微案例·下

因为发现早,及时动了手术,张老伯恢复得很快。现在,张老伯在医生的建议下每年作两次无痛肠镜检查。康复后的张老伯参加了社区宣传队,为大家传播健康知识,亲自讲授肠镜检查的必要性。

肠镜检查,清肠药超全讲解

镜检是肠镜由肛门依次进入直肠、结肠,最后到达盲肠,观察到大肠粘膜变化的检查。有效的肠道准备是肠镜检查的关键,检查前需要控制饮食,清洁肠道。为达到肠镜需要的肠道清洁度,常需要口服肠道清洁剂,也就是我们说的泻药,可是肠道清洁剂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注意事项,镜检前又要如何做准备呢?

0

饮食准备

.检查前进低脂、细软、少渣的低纤维饮食-2天,例如白粥、面包、面条、豆制品等。不要进食如下食物:糯米、黑米等杂粮,芹菜、韭菜、海带、黑木耳、黑芝麻,带籽和红色水果如火龙果、番茄及各种瓜类等。服泻药前最后一餐可进少量流食如米粥、清汤、牛奶,服泻药后,应禁食禁药,可饮温开水。

2.做肠镜检查患者不能耐受者可选择无痛检查,但需禁水,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

3.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02

肠道准备(清洁剂)

.硫酸镁

硫酸镁药效强、导泻迅速,口味差(苦涩),需要同时饮用大量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温水;具有强脱水作用,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对肠黏膜刺激性大,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镁盐有可能引起肠黏膜炎症及溃疡,肾衰竭病人有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会引起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前负荷,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2.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S)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作用快,服药后h开始排便;不良反应小,患者易接受,可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不被肠道吸收也不被代谢产生气体,故肠腔内不会积气;口感较好,消化道的耐受性良好,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含硫酸盐,排除了硫酸盐的中枢抑制作用,并对心、肝、肾病者无禁忌。为电解质紊乱、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腹腔积液病人及婴幼儿和孕妇肠道准备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

3.磷酸钠盐

磷酸钠肠道清洗效果与PEG-ELS相似,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在肠道准备中具有饮水量少(仅为ml)的特点且有柠檬口味,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及对肠道黏膜的损伤小。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体液和电解质转移,若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高磷酸盐血症、低钙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和脱水等情况。另外,磷酸盐可被肠道吸收或引起肾脏病变。

4.中草药

临床中作为肠镜检查前或术前肠道准备的辅助用药,多用于对肠道清洁度要求不高或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

4.番泻叶

胃肠反应轻,患者易于接受;药液呈*色,影响肠道观察;易引起肠黏膜炎症性改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神经系统中*、腹痛等并发症。番泻叶起效较慢,部分患者清洁不彻底,常常还需配合清洁灌肠来准备肠道。蓖麻油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4.2蓖麻油

作用温和,但导泻作用弱、口感差。其分解产物蓖麻酸可诱发分娩启动,禁用于孕妇。蓖麻油作肠道准备时需分2次口服清洁洗肠,且首次必须在检查前晚提前服用,排便均在夜里,排便次数明显多。影响患者的睡眠,且所需时间也较长。

5.甘露醇

甘露醇属高渗性泻药,具有强脱水作用,易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加快脱水,甚至诱发急性肠梗阻。对肠壁内膜刺激性大,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甘露醇在肠腔内经细菌分解可产生高浓度的氢和甲烷,在做内镜下治疗,如肠息肉高频电切、电凝术时,可发生爆炸,且肠道内产生泡沫多,影响检查结果,不适用于高频电切术患者。目前已不建议用于结肠镜治疗前的肠道准备。

03

特殊人群

.老年人

由于老年多并发其他基础疾病、肾功能较差或需长期口服某些药物等原因,PEG-ELS相对安全,推荐用于老年人的肠道准备。

2.儿童

国内对于儿童的肠道准备方案尚无定论,有研究显示乳果糖口服溶液清洁肠道效果佳,安全性好且口感良好,易被病儿接受。但也有研究认为,与乳果糖口服溶液相比,PEG-ELS用于肠道准备效果更佳,且病儿耐受性高。目前PEG-ELS因具有导泻缓和、简便易行且耐受性较好的优点,在儿童中应用较广泛。

3.妊娠期

提示PEG制剂用于肠道准备较为安全;而磷酸钠制剂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应慎用。在其他肠道清洁剂中,比沙可啶会引起痉挛,限制了其应用;蒽醌类泻剂中的丹蒽醌与先天性畸形有关,番泻叶可进入乳汁,蓖麻油可致子宫收缩,这些药均应避免使用。尽管PEG-ELS被认为是低风险的选择,但由于孕妇很少行全结肠镜检查,美国胃肠病学会建议将自来水灌肠用于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结肠准备或足矣。

参考文献

[]纪丽,白姣姣,顾幼敏.肠道准备临床应用及评价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5(5):67-70.

[2]龙怡凡,孙方利.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的研究现状[J].齐鲁医学杂志,,32():20-23.

[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33(9):-.

肠镜怎么做?

健康描述:我平时大便干,四五天一次大便。前两天吃烧烤,喝酒喝多了,上吐下泻的,以为自己年轻能顶过去,没想到昨天开始,便意频数,但无粪便排出,大便时有粘液或脓血样液体,还有腹痛的感觉,医院里做肠镜,有点担心害怕。肠镜怎么做?

大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40CM可弯曲,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由肛门慢慢进入大肠,以检查大肠部位之病变,肿瘤或溃病,如有需要可取组织检验或行大肠息肉切除,哪一类病人需要做此项检查?,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2,不明原因慢性腹泻;3,不明原因的低位肠阻;4,疑大肠或回肠末端肿瘤;5,大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肠镜下治疗;6,结肠术后及结肠镜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者;7,大肠癌普查。检查前准备,检查日期由医生安排.检查地点:门诊胃镜室.2,接受此检查需要作肠道准备.3,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4,检查当天早晨6点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点30分开始服洗肠液,每包冲开水ml,要在个半小时内共饮3ml洗肠液.如排便中仍然有粪渣,则需再饮ml洗肠液,直到排出物为清水为止.如出现恶心,呕吐,应告诉医生或护士,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5,下午2点可进食,避免进食流质,3点钟由护工带您到门诊胃镜室,检查前30分钟护士将为您注射安0mg,阿托品0.5mg,以减轻肠镜给您带来不适.6,不宜带手机和BB机入胃镜室,以免干扰机器正常运行.

你好,你目前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肠镜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建议你平时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听从主治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在中国,为什么很难做上无痛肠镜和胃镜?

躺下,侧身,露臀。肠镜从肛门捅进身体,沿着大肠缓缓推进。随着肠镜拐弯,气体注入,腹部的胀痛加剧。我尝试聊天,盯着屏幕上的肠道造影,转移注意力,可是没用。随着难受加剧,我在病床上哀求,能否补打麻醉,但医生的回应也许埋没在了我嗷嗷的叫声中。疼痛吞噬了我的大脑。

0多分钟后,该死的仪器终于被拔出了身体。我满头大汗,汗水已经浸透了T恤。我瘫软着爬下床,走出检查室,捂着肚子,蹲坐在椅子上,反复搓揉。当撞见另一个检查完的病人同样大汗淋漓地慢步挪出,我们俩互诉痛苦,竟有互相抚慰的魔力,远甚过医生「放松」的劝诫。

这是我最近的一次肠镜体验。由于长期不明原因的腹泻,我接受消化科医生的建议做了肠镜检查。尽管早就听说过肠镜检查时的不适,但在医生「年轻人忍一忍就好啦」的糖衣炮弹下,我仍麻痹大意,确信自己的无畏——直到在检查的病床上,怂态尽显,近乎崩溃。

肠镜和胃镜,到底有多痛苦?

很多人都描述过自己的肠镜和胃镜体验。当然,那些传播最广泛的,往往是骇人听闻的痛苦感受。

我虽没有切身感受过胃镜,但吞下根管子的痛苦,已有太多亲历者的描述。当黑色的管子插入喉咙,顺着食道,逐渐入胃,有人「一直吐一直飙泪」,有人「一边狂哭,一边不停流口水」,还有人「以后再看到胃镜两个字,瞬间都会觉得喉咙很不舒服」。

在我切身体验肠镜以前,我也曾以为这些描述是夸张的。我的朋友曾做过两次胃镜检查。他强调胃镜的恶心而非疼痛,他第一次做胃镜时,「医生试了好几次才成功,现在想起还是相当恐怖。」他说:「手指粗细的管子穿喉而过,人本能地感觉恶心,0分钟的检查就像一年那样漫长。」

消化内镜检查能有效防治疾病,有消化科医生担忧,如果胃镜、肠镜让人闻之色变,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令病人畏惧检查,那将可能得不偿失。

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张岩曾为丁香医生撰文描述,他本人的胃镜检查体验就「没有那么不舒服」。但他也说,胃镜检查时间及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患者的病变情况和大夫的水平。此外,「每个人对疼痛的忍受程度不一样,作者的体验也仅供参考。」

还有消化科医生甚至亲手给自己做过肠镜检查。年9月的媒体报道,上海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冯卓当着同事的面,靠坐在病床上,左手控制肠镜的大小旋钮,右手握着镜子前进和旋转,床前的显示器现场「直播」肠内情况,持续了大约5分钟。

消化内镜检查当中的痛苦经验,众说纷纭。比起个人体验,统计学上的东西会更有说服力。那么,肠镜和胃镜带来的疼痛程度,可以量化吗?

上海第二医院的麻醉科医生薄禄龙撰文介绍,在人类试图量化疼痛的历史进程里,研究者曾经开发出包括「痛觉调查表」、分为0个级别的「痛尺」,不过,这些都依赖疼痛者说出自己认为的疼痛程度,而非完全的客观指标评价。

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有人无法忍受轻微的切割伤或擦伤造成的疼痛,而有人在重大意外事故引起的疼痛中能一声不吭。不仅是消化内镜检查时带来的疼痛,在像经期痛、癌痛、胆结石痛,或者分娩疼痛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版本的描述。

此外,人们承受疼痛的能力因心情、性格和环境变化而不同。研究显示,体育比赛中处于兴奋状态的运动员可以对严重伤痛难以察觉,可比赛结束后就可能对疼痛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输了比赛时。

关于消化内镜检查时的痛苦,并没有太多可靠的研究。我曾在牙痛、偏指甲(甲沟炎)疼痛以及骨折疼痛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但这并没有指导价值,等到检查时,我才能真正体验到肠镜的痛苦。

但这种疼痛,在我事后询问的消化科和麻醉科医生看来,也许是因为「当事医生技术不够娴熟」,更可能是因为「我过度紧张」。很多医生认为,大多数人可以忍受肠镜检查的不适感,而紧张会加剧不适。

不过,紧张与疼痛一样,难以量化和客观评价。而在这种侵入性检查中,当仪器深度介入身体,不管是从口腔还是肛门,病人都应该难免会紧张吧?

如果不是亲历者,就像作为男性去评价女性的分娩痛,总有凭空抓瞎的感觉,而即使自己做过消化内镜检查,对别人疼痛的判断就一定会准确吗?

也许是时候将计算和比较疼痛的问题搁置了,因为它无法简单回答。正如致力于疼痛研究的伦敦疼痛协会(LondonPainConsortium)的史蒂芬·麦克马洪所说,试图去衡量疼痛的等级,过分迷恋数字是一种将事情过分简化的行为。疼痛并非是一元的。

虽然不能准确度量疼痛,但对于疼痛的恐惧确实给癌症的早期发现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

在一项大肠癌结肠镜筛查的策略及依从性研究,在医生建议接受肠镜检查的人中,只有24.5%的人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分析拒绝做肠镜检查的原因时,尽管均已经到得医生的检查建议,他们拒绝肠镜检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肠镜检查的疼痛(60.2%)。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避免这样的痛苦?

无痛肠镜和胃镜普及程度确实不够

中国每年消化道内镜检查大约5万例,其中无痛检查占0%。

上述数据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他在年接受《新民周刊》的采访时指出,医院的麻醉镇痛应用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发布的《无痛消化内镜操作共识》称,美国超过98%的内镜医师在胃镜和肠镜检查时,选择麻醉操作。美国胃肠内镜协会出版委员会编写的《患者教育手册》也写道,「通常,医生会给镇静剂或止痛药,以帮助放松,更好地忍受任何不适。」

国外的无痛胃肠镜已开展了数十年,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英国等国已普遍开展了无痛胃肠镜诊疗,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将其作为临床常规操作。

中国的无痛胃肠镜检查直到2年以后才开始破冰。医院的消化科医生杨云生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撰文说,此前,国内无痛胃肠镜的报道在文献数据库里是一片空白。

但越来越多的医院此后开始提供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服务。上述文章发现,医院已达到93.5%。

不过,医院普遍提供了这项服务,但它仍然掩盖了我们整体上享受无痛肠镜和胃镜的难度。

年,《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发表的一项国内无痛胃肠镜开展近况调查显示,国内开展医院虽多,但一、医院无痛胃肠镜开展率仍较低,且专职麻醉医师或护士普遍缺少。

从丁香园论坛麻醉专业版和消化科专业版的讨论情况来看,医院开展无痛胃镜和肠镜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是从6年开启,有的才开展一两年。

现实当中,医院,消化科医生并不鼓励我去做无痛的检查。有消化科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因为肠镜需要患者配合,而无痛检查需要和麻醉科医生协调,如果工作做不好就不便推进。

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告诉我,该院包括检查和治疗在内,无痛消化内镜的比例可能只占一成多。

相比发达国家对疼痛的重视,中国人显得对疼痛的忍耐度更高。麻醉科医生薄禄龙曾经写道:美国及西欧是世界上人均消耗镇痛药最多的,可东方人对镇痛药的使用则不足他们的/6。

薄禄龙认为,刨除经济及医疗因素外,这与东方人的任怨和忍耐精神大有干系,而西方人则一般喜欢夸大自己的疼痛感觉,甚至毫无顾忌地呻吟哭叫。

在国外,患者最常见的就医原因就是疼痛。一项数据指出,美国有一半的病人看医生是因为疼痛。

我们的文化似乎鼓励忍受疼痛。而中国的医生和患者仍可能普遍习惯将疼痛视为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必然,只需「忍忍就好」或「关系不大」。

为何难以选择无痛胃镜和肠镜

中国消化内镜检查的无痛覆盖率较低,现实原因复杂。

从经济实力和意识上,医院的配套上,发达国家都达到了相应的水平,这使得他们在减少患者的痛苦上,整个社会做得更好。

医院的消化内镜推广状况差异较大。多位消化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医院的情况告诉我:

有些是患者不愿意花费更多,所以选择承受痛苦。

在国内,做胃肠镜检查需要的药费一般属于医保范围,但是无痛消化内镜所需的麻醉药部分,在很多地方仍然属于自费项目。普通的胃肠镜检查,费用一般在四五百块,而无痛检查的花费大概要翻倍。尽管在北京等地,麻醉的费用现在已经通过医保的审批,可以报销,但多数地方的公众,仍然无法享受这一点。

有些患者可能认为无痛消化内镜的麻醉有危害,存在误解。

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是药物静脉注射麻醉,它介于清醒镇静和手术级别的全麻之间。与清醒镇静相比,静脉麻醉的患者会进入睡眠状态。与全麻相比,静脉麻醉的镇静程度低,刺激不强,使用的药量少,短效的麻醉药物,通常麻醉时间在十分钟左右。病人会被迅速唤醒,不会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小睡一觉,即可完成,风险极低。

但即使是消化科医生,也未必都认识到这一点。在丁香园的论坛上,有消化科医生担心副作用,但更多的的同行站出来普及,有消化科医生说,「担心麻醉药的副作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曾经和麻醉师交流过无痛胃肠镜用的麻醉药的副作用,麻醉师给我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麻醉药的副作用比半杯白酒的副作用还要小,大家放心了吗?」

医院配套人员和服务仍然欠缺。

无痛消化内镜有检查禁忌,也跟消化内镜一样有风险,新增的麻醉环节,意味着需要麻醉医生和内镜医生共同评估,多了新的注意事项。麻醉药物本身会导致循环呼吸的抑制,有时甚至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而镇静增加了检查时患者无意识状态下肠穿孔,或者心肺并发症的风险。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都需要规范。

要做无痛的消化内镜,患者要在检查前满足更加严格的禁食禁饮要求。医院端,需要麻醉医生跟消化科医生的配合,要在专业麻醉医师的监测下,这种检查才能做到更安全可靠。

但是,中国无痛胃肠镜起步较晚,缺少麻醉医生等问题,导致很多消化内镜室没有配备专职的麻醉医生,多由消化内镜医师或护士兼任。

而按照《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安全的无痛胃镜,需要麻醉师和内镜医生,从人员到操作上,从患者选入标准到评估准备上,都应该有好的规范。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的一项调查,截至年,我国有麻醉医生7万多人,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而美国是每万人拥有2.5名麻醉专业人员,英国则是2.8名。按此标准,中国至还缺少30万名麻醉医生。

排队等待时间更长也是无痛检查的现状。

当我医院做肠镜检查的时候,消化科医生告诉我,无痛肠镜需要再多等待半个月,麻醉医生人手有限,医师一般都是从手术室抽调过来。医院都如此,医院的麻醉医生情况更加可想而知。

普及无痛胃镜和肠镜会有多大好处?

提升无痛肠镜和胃镜的检查覆盖率,会有多大的好处?

消化内镜检查是目前消化道癌症检查的首选方法。很多消化道肿瘤在早期没有明显的外在症状,一旦发现病发可能已是晚期,而消化内镜检查可以有效观察到体内的健康状况,进行肿瘤早期评估。

包括40岁以上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有慢性胃萎缩、胃炎、胃息肉等的人群;胃癌家族遗传病史的人,这些人应该定期查胃镜。

除了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突然出现的大便习惯改变,长期的腹痛,排除痔疮引起的血便等情况,都应当考虑肠镜检查,超过50岁的人还应该定期肠镜体检。

在日韩等胃癌高发国家,胃癌生存率高。俞卫锋介绍说,像日本,早期的胃癌筛查率非常高,胃癌患者中60%以上为早期胃癌,发现早,治愈效果完全不一样。

中国也是胃癌高发国,但生存率低,因为胃癌早期发现率只占0%,绝大部分胃癌患者发现病情时已经到了晚期。中国的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三大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50%。

中国内镜医师协会会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指出,全球约50%的消化道癌症发生在中国,其中超过85%的患者在确诊时为中晚期。李兆申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效仿日韩等国的全面胃镜筛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早期癌症的治疗费用大概是2万到3万,不需要开刀,不需要化疗,只要在内镜下切除病灶就可以了,治疗效果好,患者5年生存率可在80%~90%;相比之下,晚期癌症动辄就是几十万的开销,5年生存率仅30%~40%。」李兆申院士在年4月的「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启动式上说。

俞卫锋认为,日本无痛胃镜检查的普及,是胃癌早期发现率高的重要原因——由于麻醉镇痛,胃镜检查不再让人害怕,更多人愿意定期做胃镜检查,甚至已经成为普遍的体检项目。

目前,很多国人对胃肠镜检查的获益知晓率低,而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在中国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它们制造的苦痛也不胫而走,又招来了对胃肠镜检查的抵触和恐惧。消化科医生在门诊中也发现,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惧怕胃肠镜,拖了很久才来检查。

在年天津市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在两个试点区筛查出高危居民人,但仅有62人接受了复查,93.74%的居民未接受进一步的肠镜检查。

对于拥有痛苦体验的检查者来说,当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并无重大的异样时,他们只会倾向于记住检查的痛苦记忆。如果没有无痛的检查,这样的体验可能会让我这样的经历者,对检查望而却步。

等到完成肠镜检查以后,我的确才会更加注意到,很多人描述他们做无痛胃镜和肠镜时的感受。很多做完无痛胃镜检查的人,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做完了?怎么没感觉?」

「以前从来没有麻醉过,从麻醉中醒来是一下就清醒了……麻醉太伟大了,没有任何痛苦就做完了纠结了几个月的胃镜!」

「麻醉药物注入后,秒睡,做一个长长的梦,以为自己睡了很久,但其实只过了十分钟,醒过来有一点头晕的感觉,很快就恢复正常。」

当痛苦的阴影挥之不去,与其努力降低消化内镜检查可能带来的恐慌,不如重视和推广无痛肠镜和胃镜,鼓励更多的人去做这类检查。

这也是推广无痛消化内镜的意义。这是医学的进步,也是患者之福,社会之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