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龚芷葳晔问仁医
杨异,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及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胸外科负责人,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及胸部创伤工作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分会胸部创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胸外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肿瘤医疗及产学研联盟理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专业。毕业即医院胸外科工作,年医院工作,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期间,参加各类普胸手术远超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普胸外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已熟练掌握,对复杂胸外伤诊治有相当经验,擅长:1、微创手术:纵隔肿瘤摘除、肺癌根治等,尤其擅长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及微创手术;2、胸部常规手术:肺切除术,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良性病变手术、纵隔肿瘤摘除术等;3、疑难手术:肺支气管袖形切除术、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隆突切除重建术、结肠代食管术、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上腔静脉置换术等;4、巨大肿瘤诱导化疗后再手术;5、复杂多发肋骨骨折手术固定术,严重胸部创伤外科治疗。
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胸外科分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多科联合诊治》(交通大学出版社)、《名院名医.胸外科特色治疗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第一视角
“对医生这份工作从来没有懈怠过,我心里还是有一团火”。初识杨异主任,有一种天然的威严,配以严峻的表情,酷感十足。在临床一线,他拿起手术刀,拯救他人于危难之中;在讲坛之上,他传递薪火,勇于创新,建立规范。他常说:“心要仁慈,刀要精准”。
心怀侠义之心,看似无情,却有大爱。
当人类身体精密、复杂的器官与区域邂逅同样错综复杂、精妙高深的现代医学时,每一位外科医生都像是行走在钢丝绳上的侠客,每一次精准的出刀,都可能书写生死的结局,“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杨异也是这样一位侠客,“出刀”千穿百绕,以柔克刚。
“有时候不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功的路而坚持,而是坚持走下去才能够成功。”杨异对于自己的医学生涯如此解读,“生活如磐石,从来都不容易,而我们的使命不是快意恩仇,而是解救苍生,推动医学发展,造福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生而为医,生而为众生。”
01
医者仁心,柳叶刀圆侠客梦
从小在上海长大,杨异一门心思想读医。
“没有别的选择,一定要为医。对此,我无怨无悔。”
高中时,他的医学梦更为坚定,将来若能成为一名良医,救死扶伤想必“极富获得感和成就感”。年高考,志愿高校皆为医学院校,杨异拒绝了清华抛来的橄榄枝,以高分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开启这数十载的医路光阴。
实习时,医院实力强劲,杨异的外科道路由此起航。以食管癌与肺癌切除术为主,他发现,胸外科的手术大开大合,难度大、时间长,辛苦与困难尽数领略,学习外科的想法却愈加坚定。年毕业,医院人才济济,杨异便另寻出路。反复思考后,他决医院,于一片新的天地,再度成长。
医院的手术风格截然不同。
医院全国闻名,由我国老一辈著名胸心外科专家黄家驷、顾恺时教授等创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家以治疗胸部医院。先后师从黄偶麟、吴松昌、周允中、孙德魁、陈文虎等全国知名胸外科主任,杨异获益良多。
“老一辈的胸外科主任,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在于为医之道,一切皆为病人考虑,不想任何其他利益。第二在于学术严谨,学术会议时,我们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只谈学术、不言情谊。那时我便觉得,为医,就该如此。”
医院体系成熟,手术切口小、时间短、恢复快,病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十多年间,杨异见识了胸外科几乎所有的疾病诊断与手术方式,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与手术技巧。终于,他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胸外科医生。
气候已成,正是大显身手的时期。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异再度启程。彼时,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即将调至医院,六院胸外科急需领头之人,杨异受邀前往,挑起六院心胸外科的重担。
对于当时的情境,他笑言,这就像一场“创业”之旅。
当时,六院心胸外科处于弱势,骨科却闻名全国。杨异与团队另辟蹊径,与骨科合作开展胸部创伤手术治疗,以常见的肋骨骨折为主,一石二鸟,可谓智慧。目前,六院胸外科主要有着“三大特色”,发展十分迅猛。
“第一,以肺部小结节为主的胸部肿瘤手术,技术水平已与医院不相上下。第二,胸部创伤治疗世界领先。去年我们组织了两次亚太网络会议,世界各地的专家皆对我们胸部创伤手术的小切口、高疗效极为震惊。同时,我已注册胸部创伤方面的五项临床研究课题,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发展。第三,胸壁重建。胸部肿瘤的胸壁缺损重建一直是胸外科的一大难题,根据部位的不同,重建材料有着不同的要求。从前,对于胸壁肿瘤的病人,我们需要反复讨论设计材料,为3D打印预留充分的准备时间。而目前,通过肋骨创伤修复的改进材料,用自体组织加之肋骨固定的钛板进行骨性重建,于手术台之上实际塑形,我们能够对几乎所有的胸壁肿瘤手术进行切除并胸壁重建。这一方法简单方便,已形成标准化手术体系,近五年,手术已达余台。”
理念的转变加之技术的进步,六院胸外科在杨异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十多年来进步显著。他稍感欣慰,却也知晓其中有着几多艰难与坚守。
“我常与科室的医生们强调,我们要转变理念。如今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只求保命的年代,我们要追求生命的质量,追求病人的利益。”
年,杨异初至六院时,心外科加胸外科的手术不过二百余台;如今,仅普胸科,一年手术已超台。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六院胸外科从年的96名进步到年的71名,再到年的45名,在上海综合位居第六,其中,胸外创伤治疗堪称全国领先。
“胸外科的发展恰好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技术已近顶峰,重点在于理念的改变:创伤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这正是要使病人的利益,最大化。”
02
另辟蹊径,六院方案立标杆
说回那条另辟蹊径的胸部创伤治疗之路。
胸部创伤,以肋骨骨折为主要内容。这是一个长期未获重视的领域,不致命却极度疼痛,病人只能卧床、难以行动,甚至不敢咳嗽。最早的手术一般从后外切口,切口大,疼痛剧烈,医学界并不认可。病人往往极其痛苦,却又无处治疗。
杨异决心成为这一空白领域的先行者。
第一,肋骨骨折的病人数量不容小觑。“美国每年重症肋骨骨折人口近四五十万,中国是美国的四倍;所有创伤中,大约20%-50%为胸部损伤,其中又有50%-70%为肋骨骨折,可见,肋骨骨折正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医院就诊时,往往不被重视,不予以治疗,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胸廓畸形,随之引起慢性疼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第二,手术切口的选择是一大难题。“肋骨骨折复位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如何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一个兼顾所有部位的切口,决定了手术效果的好坏。”从大切口到小创伤,如今,通过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杨异与其团队能够做到病人清醒状态下的手术,切口小、疼痛轻,术后当天即可出院,堪称奇迹。
然而,第一台肋骨骨折手术,实在可谓战战兢兢。
一位病人,发生肺部严重挫伤,呼吸难以维持,病情危急,奄奄一息。以往,此类病人常采取内固定的方式,依赖呼吸机撑起胸廓,经两三周,病人的康复或有转机。然而,长时间呼吸机的使用,将大大增高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或可危急生命。情急之下,杨异与团队当机立断,决定采取肋骨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案,尽力一试。手术效果出乎意料!很快,病人便能脱掉呼吸机,自主呼吸,迅速出院。出院时,这位病人甚至跪下道谢,感恩医生救了他的命。那一幕,杨异至今不敢忘记。
另有一位60余岁的老人,2根肋骨骨骨折。家中修养数日仍疼痛难忍,到六院后,杨异诚恳地表示:“如果您相信我,我们可以做一个清醒状态下的局部麻醉手术,从而固定肋骨。”手术异常顺利。术后,老人第二天便出院,几天后又专程前来感谢杨异,说自己“不到一周就又可以抱小孩了”。
由此,杨异更为清晰地意识到,肋骨骨折手术对病人生命质量的提高,甚至远超预期。
“老年人肋骨骨折的断端不稳定,疼痛剧烈,可能并发肺部出血、气胸、肺部感染等致命疾病,因此,高龄老人的肋骨骨折更应该实施手术。早年曾有一位病人,肋骨骨折但不符合手术指征,不予以手术。一周后,病人因休克入院,肋骨断端导致血管破裂,胸腔中满是积血。而现在,只需一个小手术,便可防患于未然。”
“作为医生,我们不能选择病人,这违反了为医的基本原则。对所有的病人应一视同仁,如果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对病人而言,极度不公平。”
第三,规范与推广不可或缺。“个例不具备说服力,必须使手术具有普适性。”最早,杨异制定了关于什么情况下能够进行肋骨骨折手术的严格标准,不达指标,不允许手术。经院内讨论,配合临床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杨异与团队首度制定《肋骨骨折手术之六院标准》并于各地宣讲,肋骨骨折手术终于有据可循。同时,杨异录制了肋骨骨折手术的网络系列课程,从基本理念、规范、解剖、操作、微创手术、临床评估等全方面进行介绍,可供同僚免费学习,甚至实地观摩。今年7月,他更计划着组织一次全国性会议,讨论并推广肋骨骨折最新的治疗理念与前沿技术。
“胸部创伤领域的指南制定,我们中国人,有能力向世界发出大国的声音。大家都知道1+1=2是真理,但真理如何证明,值得细细探寻。”
这是杨异的为医之道,也是他的为人准则。谨真,坦诚,诚信,光明磊落。“做事讲义气,轻易不许诺”,他微微笑道,“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