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慢支炎”“肺气肿”的说法,可部分归类于慢阻肺的范畴。在临床,诊断慢阻肺有着严格的判定标准,需要结合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等辅助检查。
如何正确认识慢阻肺,如何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是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应该了解的知识。
慢阻肺虽然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杀手!中文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的报道,慢阻肺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仅年造成了万人死亡。GBD(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预测,年慢阻肺预计会造成中国9.27%的死亡。
慢阻肺早期容易被忽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也称慢阻肺,是一组以肺部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
患有COPD的人会长期咳嗽、咳痰、胸闷、喘不上来气。后期还会导致肺心病、呼吸衰竭。顺畅呼吸一口空气都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慢阻肺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早期患者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往往肺功能已经损伤50%以上,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有70%的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形。
如果不干预,发展成中重度的慢阻肺,每一次急性发作会加重一次,如果达到三次以上的发作,五年存活率不超过50%,发作次数越多存活年限越少。
慢阻肺常见症状可归纳为“咳、痰、喘”:
1.慢性咳嗽、咯痰。每年咳嗽、咯痰时间在3个月且持续2年以上,以清晨咳嗽、咯白色黏液痰居多。
2.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早期是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日常生活。
3.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功能受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会出现喘息。
如何诊断慢阻肺?
慢阻肺可结合患者的症状、危险因素、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肺功能检查是目前检测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
哪些人容易患上慢阻肺
慢阻肺的病因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40岁及以上人群
2.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3.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
4.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
5.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6.先天性肺发育不良
7.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等
8.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9.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等
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看到这里很多人估计都要问了,
慢阻肺该怎么治呢?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慢阻肺目前无法治愈,
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缓疾病进展,
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
第一,戒烟。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第二,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粉尘的吸入。
第三,慢阻肺患者要遵医嘱规律使用药物。对于吸入性药物,患者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勿自行停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反应,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第四,适度锻炼。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积极的肺康复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第五,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在秋冬季,大家可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冒,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风险。避免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
每个人只有一个肺,要重视慢阻肺防治,做好日常生活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对自己、对家庭负责。顺畅呼吸,幸福生活!
原标题:《当心“沉默的杀手”——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