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747.html反反复复咳嗽总不见好甚至出现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吼声千万不能大意!警惕感染了“百日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显示,年1月至4月百日咳发病数分别为例、例、例、例。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已纷纷出现“百日咳再现”。近期欧洲疾控中心对百日咳发病情况进行评估。欧洲研究显示:5月8日,欧洲疾控中心指出:欧洲多国百日咳病例剧增,年至年3月共报告了近6万例病例,较前两年增加了约10倍,其中,6月龄以下儿童的百日咳患病风险最大!问:到底什么是百日咳?答: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症状最初类似于普通感冒,后面咳嗽会逐渐加重,变得剧烈且伴随着鸡鸣样声音,因病程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重点!!!声音特点这种声音通常出现在一连串剧烈的咳嗽结束之后,一般先是5声左右快速、连续、剧烈的咳嗽,然后紧跟一声深长、高调的吸气吼声,听起来像鸡鸣一样的尾音,之后又发生一次痉挛性咳嗽,如此反复。百日咳有哪些临床表现?(一)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二)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三)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可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重者颅内出血。注意: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四)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五)并发症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亦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问:百日咳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哪些人群容易感染?答:一是传染源。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于婴幼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因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三是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更加易感。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或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问:哪些儿童的百日咳发病风险最大?答:欧洲疾控的快速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到,欧洲6月龄以下儿童接触家庭成员、医生等免疫史不详人群,感染百日咳的风险高、暴露风险大。此外,从欧洲-年的监测发现,95.5%的百日咳死亡病例为6月龄以下。因此欧洲疾控认为6月龄以下儿童的百日咳风险最大(原文见下图)。这也提醒我们,为宝宝及时接种疫苗、产生抗体非常重要!问:百日咳疫苗怎么打?答:目前我国针对百日咳使用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是百白破疫苗,针对6岁及以下儿童。接种程序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共4剂次。宝宝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感染,因此应尽早、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若使用非免疫规划疫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替代,则按相关疫苗说明书接种。问:感染百日咳应该如何治疗?答:(一)一般治疗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对症支持治疗,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钙剂。痉咳严重者可鼻饲,避免误吸。缺氧者进行氧疗。做好气道护理,预防窒息。(二)病原治疗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鉴于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2月龄的儿童和成人,若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的禁忌证、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或感染耐大环内酯类的菌株,可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用药期间注意肾损伤、结晶尿、皮疹等不良反应。(三)并发症治疗出现百日咳脑病时,酌情应用镇静止痉剂及脱水剂,治疗同脑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时,根据致病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四)中医治疗百日咳之核心病机为外感时疫,内蕴伏痰,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而为病。临床分为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期论治。表1感染百日咳后中医治疗用药方法问:如果不小心接触了百日咳患者怎么办?如何有效防护百日咳?答:与百日咳病例(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3周)有接触史者,我们称之为暴露。暴露之后可以这么做:健康监测21天建议进行自我健康监测21天,期间如无咳嗽、流涕、发热等不适症状,可正常学习与工作;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药物或疫苗预防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人群,建议在暴露后21天内,在临床医生建议下接受药物预防或紧急接种疫苗预防。除了积极接种疫苗外,建议市民朋友采取以下措施防范:一是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是预防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特别是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二是及时就诊。公众特别是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通过及时规范治疗,降低疫情传播及重症的风险。三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儿童是百日咳高危发病人群,请记得一定要给您的宝宝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这就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