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育肥猪血便的多种原因及应对方法 [复制链接]

1#
育肥猪血便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育肥猪的血便问题,一直是猪场面临的难题,其难以治愈且传染性强,给养殖业带来不小的损失。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导致育肥猪血便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饲料性因素是其中之一。当猪群中出现皮肤苍白、粪便呈黑色或暗红色的育肥猪时,解剖发现胃部大量血块和血液残留,明显溃疡伤口,这往往与饲料因素有关。具体来说,饲料颗粒过细、霉菌毒素干扰以及饲料中高能量成分过高,都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血便的发生。

对于饲料颗粒过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小苏打饮水中和胃酸,并使用颗粒完整的颗粒料进行混合饲喂来解决。同时,也要注意原料品质和饲料的保存,避免霉菌毒素的超标。对于饲料中高能量成分过高的情况,我们同样需要调整饲料的配方,降低高能量成分的添加比例。

此外,细菌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育肥猪血便。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细菌性因素的具体内容及其应对方法。细菌性血便通常表现为急性症状,猪只突然排出大量鲜红或暗红色的血痢。多数猪只治疗无效死亡,少数猪只经治疗后虽存活,但皮肤苍白,粪便呈暗红色结块,生长发育受阻。同时,群体中腹泻比例增加,出现黑褐色稀便。遇到此类情况,建议直接进行药物保健,使用80%泰妙菌素g/t与20%地美硝锉kg/t混合,通过饲料或饮水给药。同时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测,以确保及时稳定病情并与病毒性疾病相区分。

此外,病毒性因素如猪瘟、非洲猪瘟等也可导致血便。这类病毒性疾病常伴随大群精神沉郁、急性死亡增多和采食量显著下降等症状。若猪场首次出现血便且周围疫情压力大,建议在饲料给药的同时采集死猪淋巴结样本送实验室检测相关病毒性疾病。

另外,寄生虫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尽管随着养殖理念的提升,这类情况已逐渐减少,但在环境较差的猪舍中,由于忽视群体驱虫而导致寄生虫快速繁殖的情况仍偶有发生。表现为料肉比高、大群生长缓慢、粪便中可见成虫、粪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等。合理的驱虫程序是预防关键,建议使用可饮水驱虫药阿本清g/T水连续7天进行定期驱虫,同时对母猪场体表使用阿维康20ml/头进行浇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