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发的常见多发疾病,涵盖了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病症,对养鸡业构成严重威胁。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大肠杆菌的垂直传播、饲养管理不善及环境污染严重,以及饲料营养不足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易感大肠杆菌病,从而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鸡感染大肠杆菌病的症状
腹泻: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腹泻,病鸡会排出绿色或黄白色的稀便,甚至出现水样便,严重情况下还会伴有血便。
精神萎靡:感染大肠杆菌的鸡,其精神状态会变得不佳,采食量减少甚至完全不食。
腹部肿胀:大肠杆菌在鸡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肠道内气体积聚,使鸡出现腹部肿胀的症状。
呼吸困难:大肠杆菌还会感染鸡的呼吸道,导致其呼吸困难。
消瘦:由于大肠杆菌破坏了鸡的肠道黏膜,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病鸡会出现消瘦的症状。
羽毛脱落:大肠杆菌会破坏鸡的皮肤和羽毛,导致羽毛脱落。
死亡:如果鸡感染大肠杆菌后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急救方案:
肠杆双效
鉴别诊断
由于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和病变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鉴别,以避免与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症状混淆。主要需与以下疾病进行区分:()大肠杆菌性肠炎:该病严重时可能出血,形成出血性肠炎,需与球虫病进行鉴别。(2)大肠杆菌肉芽肿型:这种类型常出现在肝、盲肠、十二指肠、肠系膜及整个肠壁,需与结核病相区分。(3)鸡慢性呼吸道病和鸡新城疫:这两种疾病也可能引起气囊混浊、壁增厚、附有渗出物等病变,容易与本病的气囊炎混淆。(4)鸡白痢、禽霍乱、葡萄球菌病:这些疾病的症状和鸡大肠杆菌病相似,诊断时需仔细鉴别。(5)肿头病及浮肿性皮炎:这两种类型需首先与禽流感(AI)进行区分。
防治措施
为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并注意控制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2)防止病菌对种蛋的污染,确保在产后2小时内对种蛋进行消毒,同时对孵化室和育雏舍进行彻底消毒。(3)选择优质饲料,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供应,及时隔离和淘汰弱雏及病鸡。(4)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建议在雏鸡7~5日龄、25~35日龄、70日龄时分别进行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