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ACC:Case Report杂志发表了一个病例,介绍了一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巨大左室室壁瘤,你能分辨清楚是真性还是假性室壁瘤吗,一起来看看吧。
病例介绍
55岁女性,因前壁心肌梗死入住心脏重症监护室(首份心电图,见图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45分时,接受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开通了左前降支中段闭塞处病变,手术成功。
图1可见V2-V6ST段抬高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30%),前壁、室间隔壁、全心尖段无运动(图2A)。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了心力衰竭(Killip-Kimball分级二级)和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接受了呋塞米和乙酰水杨酸mg8/8h的治疗。
图2超声心动图(图A第三天;图B第10天;图C第19天;图D第27天)
4天后,患者病情稳定,遂出院(出院时心动图见图3)。继续服用乙酰水杨酸、替格瑞洛90mg2次/天、雷米普利2.5mg、比索洛尔5mg、伊伐布雷定5mg2次/天、呋塞米40mg2次/天、螺内酯25mg,以及阿托伐他汀20mg+依折麦布10mg。
图3出院时心动图
出院后两天,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恶化,胸膜性胸痛复发,再次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存在心尖血栓及小的环状(最大直径为7 mm)心包积液(图2B)。开始给予华法林单药抗凝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后患者病情稳定,17天后出院。出院时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扩张以及功能障碍恶化(LVEF28%),心尖室壁瘤伴有血栓机化以及小的环状心包积液(图2C)。出院一周后,患者在门诊接受了重新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级。鉴别诊断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鉴别诊断应考虑多个方面,如药物治疗未达到最优化或患者药物依从性差、机械性并发症、不良的心室重塑和其他心力衰竭失代偿因素(如肺血栓栓塞症、感染)。检查该患者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良好,并且没有其他失代偿因素。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大小显著增加,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LVEF21%),有少量心包积液。在心尖四腔切面中,发现一个线性结构(42mm×5mm),附着于前外侧壁和室间隔壁心尖段的心内膜边缘,性质不明。心尖段运动障碍,心室壁非常薄,考虑是室壁瘤或假性室壁瘤(图2D)。为了证实上述结果,患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显示广泛的前部心肌坏死和严重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LVEF25%),提示室间隔中远端过渡处破裂(与右心室无明显连接),符合巨大的心尖假性室壁瘤判断。此外,室间隔中远段出现心内膜下明显低信号的中央区,提示微血管阻塞(图4和5)。
图4心脏磁共振检查(左图两腔心;右图四腔心)
图5延迟增强CMR
治疗由于患者存在心脏破裂风险,心脏破裂发作不可预测,还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因此决定进行紧急心脏外科手术。然而,手术探查显示室间隔和游离壁完整,排除了术前诊断。患者接受了室壁瘤切除术,没有出现并发症。组织学检查证实心肌壁变薄、纤维化明显、近期形成的附壁血栓,符合心室室壁瘤的诊断。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随访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仍处于II级。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可能形成左心室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特别是在发生广泛心肌梗死和心梗晚期出现,但由于经皮再灌注治疗的广泛应用,左心室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的患病率已显著降低。真性室壁瘤常采用药物治疗,而左心室假性室壁瘤需要紧急手术干预,因为它们更容易进展并导致心室破裂。
真性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的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多模态心脏成像有助于正确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然而,这种成像技术也有一定局限性,有时只有在外科探查和组织学检查中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本例患者在胸痛发作后2小时内就接受了直接PCI治疗,实现了完全血运重建。由于患者仍有症状,多次接受超声心动图复查,在首次事件后1个月内偶然发现可疑的假性室壁瘤。该病例强调: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生后,可能会发生左心室快速重构,应强调早期和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尤其是那些有症状、存在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此外,首次STEMI事件后数周内,可能发生假性室壁瘤甚至心脏破裂。在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中,心室重构不良的机制仍有待解释,但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CMVO)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MVO与无复流现象有关,即使进行彻底、及时的血运重建,也会对STEMI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有趣的是,本文患者的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与CMVO相符。假性室壁瘤很少在左心室的心尖段形成;更常见于心室后壁和下壁。事实上,心尖部及心室前壁部位更可能是真性室壁瘤。心脏磁共振成像具有无创性、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能很好的显示的组织特征。虽然这两种类型的室壁瘤在室壁瘤囊壁上均显示钆延迟增强,但心包增强信号在假性室壁瘤中更常见。在本病例中,尽管患者术前诊断为假性室壁瘤,并得到了心脏磁共振的证实,但外科手术最终确诊为巨大的左室室壁瘤。在真性室壁瘤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正如本例患者,手术干预1年后,病情保持相对稳定,NYHA心功能分级仍为II级。
结论
左心室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的鉴别诊断虽然很困难,但非常重要。鉴别诊断时,综合运用心脏磁共振成像和其他影像检查非常关键。该病例提示,即使高空间分辨率成像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术后的组织评估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
来源
RaquelMenezesFernandes,TeresaMota,PedroAzevedoetal.GiantLeftVentricular(Pseudo?)AneurysmComplicatingAnteriorMyocardialInfarction.JAmCollCardiolCaseRep;3:–8.Doi:10./j.jaccas..05.
推荐阅读
病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病因要当心!
病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个病例可不简单
病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梗:Chapman征!病例丨SCAD所致心梗,CABG也是一种治疗选择观点|心梗后降胆固醇:从“强化他汀”转向“强化降脂及个体化”治疗病例丨右位心+急性心梗,这种技术不可少病例|宽QR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你找对门路了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