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学院
《诊断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题型及比例
1、单项选择题:20%
2、填空题:15%
3、填图题:10%
4、名词解释题:20%
5、简答题:20%
6、论述题:15%
二、参考教材
1、《诊断学》魏武、许有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6月第七版。
2、《诊断学》魏武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6月第六版。
3、《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2月第八版。
4、《诊断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陈文彬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5月第二版。
附: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篇绪论
一、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学的发展
四、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
五、学习诊断学的目的、方法与要求
一、掌握症状和体征的概念
二、熟悉诊断学的内容
三、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常见症状
发热
一、发热的概念
二、原因:(一)感染性疾病,(二)非感染性疾病
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1、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
2、常见热型与临床意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的热型特征及临床意义
一、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疼痛
一、头痛
1、头痛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二、胸痛
1、引起胸痛的常见原因
2、常见胸痛的临床特点
三、腹痛
1、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
2、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
3、腹痛的临床表现特征
一、掌握疼痛的病因
二、熟悉头痛、胸痛、腹痛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头痛、胸痛、腹痛的问诊要点。
咳嗽与咳痰
一、引起咳嗽、咳痰的常见原因
二、临床常见咳嗽、咳痰的临床特点: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的临床特征
三、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一、掌握咳嗽与咳痰的病因
二、熟悉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咳嗽与咳痰的伴随症状。
咯血
一、咯血的概念
二、咯血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
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四、咯血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一、掌握咯血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咯血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咯血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呼吸困难
一、呼吸困难的概念
二、呼吸困难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三、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鉴别
四、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
:
一、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发绀
:
一、发绀的概念
二、发绀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三、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临床特征
心悸
:
一、心悸的概念
二、心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三、心悸的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
:
一、恶心、呕吐的概念
二、恶心、呕吐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三、恶心、呕吐的伴随症状
呕血与便血
:
一、呕血、便血的概念
二、呕血、便血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三、呕血与便血的发病原因
四、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
:
一、掌握呕血与便血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呕血与便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腹泻
:
一、腹泻的概念
二、腹泻的发生机制及常见病因
三、腹泻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
一、掌握腹泻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腹泻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腹泻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疸
:
一、*疸的概念和分类
二、溶血性*疸,肝细胞性*疸,胆汁淤积性*疸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三、*疸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
一、掌握*疸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疸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疸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水肿
:
一、水肿的概念
二、水肿的发生机制
三、水肿的病因(全身性,局部性),临床表现
四、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
一、掌握腹泻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腹泻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腹泻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意识障碍
:
一、意识障碍的概念
二、意识障碍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征
排尿异常
:
一、排尿异常的概念
二、排尿异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三、排尿异常的发生机制
四、排尿异常的伴随症状
:
一、掌握排尿异常的概念、病因
二、熟悉排尿异常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排尿异常的伴随症状、发病机理。
第三篇问诊
:
了解问诊的重要性,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问诊的重要性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及生育史、家族史。
四、各系统疾病的问诊要点(自学)
第四篇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
1、了解全身状态、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的检查内容
2、熟悉一般检查的正常表现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
一、全身状态的检查
1、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2、脉搏的检查方法和正常值,脉搏增快和减慢的临床意义
3、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4、血压的测量方法: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的正常值及影响因素,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的定义。
5、一般状态检查
1)营养状态的判定
2)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垂危病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贫血面容)的特征。
3)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4)慌张步态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5)意识障碍程序的分类和概念。
二、皮肤与粘膜
1、轻、中、重度水肿的特征
2、常见皮疹类型(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
3、出血点及紫癜的概念。
4、蜘蛛痣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三、触诊淋巴结的注意事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头部检查
:
1、掌握头部检查的顺序与方法
2、熟悉头部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
头部检查(一)头颅;(二)头部器官:眼、耳、鼻、口腔、腮腺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颈部检查
:
1、掌握颈部检查的顺序与方法
2、熟悉颈部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
颈部检查(一)颈部的姿势与运动,(二)颈部血管、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三)甲状腺检查方法及肿大的临床意义,(四)气管:检查方法及其移位的临床意义
胸部检查
一胸部及肺部的检查
:
一、掌握胸部的望、触、叩、听检查方法
二、熟悉正常肺部体征和肺部常见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自学及实习时示教)
二、视诊(一)胸廓的形态:正常胸廓及病态胸廓。(二)呼吸运动:类型、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三、触诊(一)呼吸运动,(二)触觉语颤:产生机理、检查方法,生理变异及其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四、叩诊(一)肺部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二)正常肺部叩诊音及其生理变异,(三)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四)肺部病理性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
五、听诊:(一)正常呼吸音:种类、特点及其分布;(二)病理性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三)罗音:分类,1、干性罗音:产生机制、分类,听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湿性罗音:产生机制,分类,听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3、捻发音: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4、语音传导: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5、胸膜摩擦音:发出原理,听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自学与临床见习肺部与胸膜常见疾病胸部体征的鉴别
心脏的检查
:
一、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的产生原理、特点及其鉴别,并能较准确地叩出正常心浊音界。
二、熟悉心脏视、触、叩、听诊的方法及其内容
三、熟悉心杂音产生原理及分析杂音时的注意点,并能初步辨别收缩期杂音与舒张期杂音与某些心律失常的检查特点(早搏及房颤)。
四、了解常见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
一、视诊。1、心病区隆起及其意义;2、心尖搏动,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临床意义。
二、触诊。1、心尖搏动;2、震颤(猫喘):原因、部位、时间及其意义。
三、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及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2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四、听诊。1、各瓣膜听诊区;2、心率与心律:正常心率与心律,常见的心律失常;3、正常心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第一与第二心音的区别;4、心音改变:①心音强弱及性质的改变:增强、减弱、钟摆律。②心音分裂: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③附加心音:奔马律、开瓣音等。5、心脏杂音。①杂音产生机理;②分析杂音应注意的要点;③各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6、心包摩擦音: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心包摩擦音与胸膜磨擦音的区别。
常用诊疗技术
:
一、掌握胸穿、腰穿、骨穿、腹穿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熟悉胸穿、腰穿、骨穿、腹穿的禁忌症、适应症
:
一、胸穿、腹穿
二、腰穿
三、骨穿
腹部检查
:
一、掌握腹部检查方法及内容
二、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实习示教
二、腹部检查
(一)视诊
1、腹部外形和呼吸运动:腹部膨隆的临床意义。
2、腹壁静脉曲张的血流方向判断及临床意义。
3、蠕动波及肠型
(二)触诊
1、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肿块、波动感、重要脏器的触诊、肝、胆、脾、肾、膀胱等检查方法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三)叩诊。1、肝、胆、脾、肾及膀胱等脏器的叩诊方法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腹水的叩诊方法及其常见原因。
(四)听诊。1、肠鸣音。2、心血管音。3、振水音,摩擦音,搔弹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急性腹膜炎常见症状和体征。
2、肝硬化的综合体征
神经系统检查
:
一、掌握脑神经,几种常见的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了解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植物神经检查方法。
:
一、介绍颅神经(重点讲神经),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神经反射(一)生理反射。1、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的检查方法及意义。
三、病理反射:Babiskisign.opponheimsign.Gordondign.chaddocksign.Hoffmannsign.阵挛(踝阵挛、髌阵挛)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四、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尼格征(Kernigsign),布鲁金斯基征(Brudzinskisign)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拉塞克(lasegue)征: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
第五篇实验诊断
血液检查
:
一、掌握血常规、血型鉴定的操作方法
二、掌握出、凝血时间测定的操作方法
三、熟悉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四、熟悉出、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五、了解贫血的形态分类,网织红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六、了解引起出、凝血障碍的原因及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原理。
:
一、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二、血细胞检查
1、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2、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3、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4、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5、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三、血液的其他检查
1、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出血时间测定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凝血时间测定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4、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5、红细胞沉降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四、血型鉴定和配血
五、贫血性疾病的其他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
:
1、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送检要求及临床意义。
:
一、标本的采取和送检要求,(一)骨髓标本采取法。(二)标本吸取量,(三)对涂片的要求,(四)标本送检时注意事项。
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正常值,(二)临床意义
三、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
一、掌握尿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二、掌握尿液化学检查的项目(蛋白定性,尿糖定性)及临床意义
三、掌握尿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细胞、管型、结晶)及其临床意义。
四、熟悉肾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五、了解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
一、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1、标本的收集
2、尿液的保存
二、尿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1、尿量;2、气味;3、外观;4、比重。
(二)化学检查:1、尿酸碱反应;2、尿蛋白;3、尿糖;4、尿酮体等。
(三)显微镜检查
1、尿沉渣检查:①细胞,②管型,③结晶体,④尿中其他成分。
2、一小时细胞排泄率测定
三、尿液的其他成分检查
三、肾功能检查
1、肾小球功能试验
2、肾小管功能试验
3、肾功能的选择和应用
粪便检查
:
一、掌握一般性状检查的内容及临床常见病因。
二、熟悉粪便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三、了解粪便隐血试验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
一、标本的采集
二、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四、隐血试验
脑脊液检查
:
了解脑脊液的正常值及常见脑与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
一、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及标本采集
1、适应症,2、标本采集,3、注意事项
二、脑脊液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1、一般性状检查,2、化学检查,3、显微镜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查
:
了解浆膜腔穿刺检查方法及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要点。
:
一、检查目的及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二、积液的分类
三、积液的检查项目
四、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肝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
:
熟悉肝病常见物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
一、蛋白质代高血压检查
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2、血清蛋白电泳
3、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4、Ⅳ型胶原蛋白测定
二、脂类代高血压检查
三、胆红素代高血压检查
1、血清胆绿素测定
2、尿中胆红素检查
3、尿中尿胆原检查
四、血清酶学试验
1、血清转氨酶测定
2、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3、r-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五、病*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1、血清甲型肝火病*检查
2、血清乙型肝类病*检查
3、血清丙型肝类病*检查
4、血清丁型,戊型和庚型等肝炎病*检查
六、肝癌及癌相关标志物的检查
1、甲胎蛋白测定
2、癌胚抗原测定
3、癌及相关标志物的测定
七、肝病相关检验项目的选择。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
:
熟悉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
一、无机元素检测:血清钾、钠、氯、钙、无机磷测定。
二、血清铁及有关成分测定: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测定。
三、心肌损害相关实验室检查
1、肌酸激酶测定
2、血清乳酸脱氨酶测定
3、肌红蛋白测定
4、肌钙蛋白测定
四、血脂测定
1、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2、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3、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五、皿状腺功能检查
1、血清T3、T4测定
2、血清及T3测定
3、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测定
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六、糖尿病相关检验
1、血清葡萄糖测定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糖化血红蛋白
4、胰岛素测定
5、血清C肽测定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
了解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二、血清补体测定
三、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测定
四、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
五、艾滋病血清学检查
六、梅*血清学检查
七、自身抗体检查
第六篇X线与磁共振诊断
总论
:
了解医学影像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成像原理及方法和图像特点,明确不同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达到合理选用及正确理解检查结果。
:
一、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二)X线的特性,(三)X线成像原理,(四)X线检查方法:①普遍检查,②特殊检查,③造影检查,④X线检查方法选择
(五)X线诊断原则与步骤
(六)X线的防护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CT)
(一)CT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二)CT的图像特征
(三)CT检查技术
(四)CT图像的分析与诊断方法
(五)CT诊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三、磁共振成像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基本设备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四)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磁共振信号
(五)磁共振成像的分析诊断与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
:
一、了解正常与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掌握大叶性肺炎的各期,肺结核各型的典型X线表现。
三、了解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肺脓疡的X线表现。
四、熟悉典型的肺肿瘤的X线表现。
五、了解CT诊断,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应用
:
一、X线诊断
1、呼吸系统X线检查方法
2、呼吸系统正常X线表现
3、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二、CT诊断
1、检查方法与技术
2、临床应用
3、)MRI诊断
三、MRI诊断
1、检查方法
2、临床应用
循环系统
:
一、了解心脏三位电及其X线表现
二、了解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三、熟悉风心(二狭),高心,肺心的典型X线表现
四、了解CT诊断和MRI诊断在循环系统的价值
:
一、X线诊断
1、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
2、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3、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X线表现
4、心脏,大血管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二、CT诊断
三、MRI诊断
消化系统
:
一、了解消化系统的检查特点
二、熟悉造影前的准备
三、了解食管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的X线表现和胆道结石,胆襄炎的检查结果。
四、熟悉胃肠穿孔,肠梗阻的X线表现。
五、了解CT诊断和MRI诊断的价值
:
一、X线诊断
1、食管胃肠X线检查方法
2、食管胃肠正常X线表现
3、食管胃肠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4、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5、肝胆疾病的X线诊断
二、CT诊断
三、MRI诊断
泌尿系统
:
一、了解正常腹部平片所见
二、了解泌尿结石,结核,肿瘤的典型表现
三、了解CT诊断和MRI诊断在泌尿系统的价值
:
一、X线诊断
1、泌尿系统X线检查方法
2、泌尿系统正常X线表现
3、泌尿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
二、CT诊断
三、MRI诊断
骨关节系统
:
一、了解正常X线表现以及正常变异的表现。
二、熟悉骨折,骨髓炎,胃结核,关节脱位,关节化脓性炎症,关节结核的X线表现。
三、了解佝偻病,胃肿瘤,无菌性坏死的X线表现。
四、了解CT与MRI诊断
:
一、X线诊断
1、关节X线检查方法
2、关节正常X线表现
3、关节病变基本X线表现
4、关节常见病的X线诊断
二、CT诊断
三、MRI诊断
第七篇器械检查
心电图诊断
:
一、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形,数值及其测量方法。
二、熟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三、了解正常心电图各波形成的基本原理。
:
一、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1、心电产生原理
2、心电图导联:1)、标准导联;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胸导联。
二、心电图各波的形成
(一)心电图测量方法及其分析:1、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2、心率的计算;3、各波的正负及时间测定。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分析
1、P波;2、P-R间期;3、QRS波群;4、J点;5、S-T段;6、T波;7、Q-T间期;8、N波。
三、临床应用范围
四、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1、急性心肌梗塞
2、心房心室肥大
3、心律失常:重点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4、低血钾、高血钾
第八篇诊断方法和病历
:
一、了解编写病历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学生能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方案通畅,字迹清楚地独立编写完整病历。
二、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分析病情,并了解在分析病情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即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三、掌握初步诊断的方法与步骤。
:
一、诊断步骤和思维方法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分析综合,提出诊断
3、反复实践,验证诊断
二、诊断原则,方法及内容。
1、诊断原则:一元论原则,常见病优先原则,器质性疾病优先原则。
2、诊断方法:直接诊断法,除外诊断法,鉴别诊断法,治疗诊断法。
三、病历编写
1、病历编写的重要意义
2、病历编写的重要事项
3、完整病历的格式及内容
4、住院期间的病历记录,内容与要求
编辑排版
艾翊
审核校对
舜华
艾翊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