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实业炒股亏4118万
地产业务助前三季净利增210%
10月14日晚间,国际实业()发布2013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同比降低2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49.59万元,同比增长209.85%。三季报显示,国际实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199.92%。不过,增速喜人的国际实业,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基数”较低。2012年前三季度,国际实业净利润仅为1984.69万元。靓丽的三季报背后,国际实业还面临着投资失利、募投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短期借款居高不下的多重考验。国际实业主营为油品销售和房地产销售业务,而投资万家基金被视为促进国际实业业绩增长的因素之一。2012年,国际实业高调宣布将竞拍万家基金股权。2013年2月17日,公司公告,其竞拍上海久事公司、深圳市中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0%股权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这笔耗资2.1亿元的股权投资尘埃落定。此次三季报中公司解释称,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为处置股权收益,报告期完成参股万家基金,其收益对公司业绩有所贡献。从半年报得知,2013年上半年,万家基金净利润为1579.60万元,国际实业持有的40%的股权对应收益所得为645.04万元。半年报中还披露了国际实业各子公司收入情况,全资子公司*中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昊泰睿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44.60万元、5512.31万元、-3038.40万元,从实际贡献来看,主营为房地产销售的能源置地反而是国际实业“逆袭”的重要一张牌。值得注意的是,借万家基金成功打入金融领域的国际实业,在今年前三季度炒股上却陷入窘境。半年报显示,国际实业在证券投资上亏损6258.76万元,尤其在二级市场减持中煤能源()和北京银行()上,分别损失3317.65万元和3425.85万元。而三季报披露,这一情况稍显好转,国际实业证券投资亏损降低至4118.26万元,不过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也达到了-5682.08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国际实业急于减持手上所持的多只股票,除了筹集资金对外投资之外,还可能为了偿还短期借款。三季报披露,国际实业截至2013年9月末的短期借款已高达5.9亿元,年初时,这一数字为5.44亿元。而同期国际实业手上的货币资金分别为4.98亿元和4.07亿元,资金状况并不理想。实际上,自2012年以来,由于石油石化产品消费量增速回落、油价调控等因素,国际实业经营陷入低迷。2011年、2012年,国际实业分别实现净利润3.28亿元、1亿元,下滑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