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亡血死证 [复制链接]

1#
北京酒渣鼻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第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伤寒五六日”,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正为寒邪入里之时。且条曰:“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这是由无形之气病向有形之形病转化的关键时刻。“不结胸”,说明寒邪没有化热入里,体内也没有痰饮,没有出现痰热互结的结胸证。之所以强调没有结胸,是因为条会讲到,“邪结在胸中”也会造成手足厥冷。“腹濡”,濡是软的意思,强调腹部柔软,除了排除大结胸证外,也可以排除阳明燥实的热厥。“脉虚复厥者”,结胸脉也好,热厥脉也好,都应该沉实有力,不会脉虚。脉虚是脉道空虚,说明阴血不足,一个阴血不足的人又出现了手足厥冷,我们知道,血是阳气的载体,血不足造成的手足厥冷,与热厥造成的手足厥冷,在治疗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不可下”,仲师之所以强调不可下,是因为有一个隐形的症状,大便秘结!吴谦曰:“结胸二字,当是大便二字。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皆无可下之理”,吴谦只说对一半,结胸会造成不大便,热厥会造成不大便,“脉虚”背后反映的血虚,也会造成不大便。所以腹濡、脉虚的厥冷肯定不是热厥,不能攻下。“此亡血,下之死”,这是仲师自解,亡是丢失的意思,亡羊补牢就是丢了羊,亡血就是丢了血,血是津液,亡血就是亡津液,亡津液就会大便干涩,可能会让人误认为是热厥造成的便秘,而使用攻下之法,所以仲师警示后学,“下之死”。前面讲了亡阳的死证,这里补充亡血也会出现死证,但亡血与亡阳的不同之处在于,亡血如果不误治,不攻下,不一定是死证,误治才会造成死证。参第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亡血造成的血虚,也算是虚家吧。在临床中,这种亡血的厥证偶尔也可见到,曾经有一位老年心脏病患者来诊,手足冰冷,大便难,大便发黑,面色痿*,浑身无力。我建议她去做一个胃镜检查,很可能有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失血,果然,胃镜显示为胃十二指肠溃疡,马上就被收住了院。第条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课前思考:1.本条所讲为热厥还是寒厥?2.本条的病机为何?3.本条为什么不是死证,而是难治?一得斋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