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8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张检查床,一台超声仪,一台电脑是这里的“标配”。
为了让医生能够看清楚显示屏上的超声影像,诊室里面一年四季总是用厚厚的窗帘将光线遮挡住,屋里面始终黑漆漆的。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高白已度过了14个春秋。
4月7号,跟随着高白,医院超声科体会超声医生平凡的一天。
早7:30,当街道站台上挤满了等候公车的“上班族”时,高白已经换好白大褂,确认好当天的排班,提前开好超声诊断仪及电脑。
上班前,她不忘先在杯子里装满了水,因为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如果不把水杯放在检查室,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她都没有办法挤出一点时间去为自己倒一杯水。虽然,大多数时间,她根本没空喝上一口。
这时,她的同事李国芳早已经开始为今天手术患者开始术前彩超检查。而同事贾新蕾刚刚下夜班,一晚上她为12个产妇做了超声检查,还参与了8次紧急会诊。
据科主任王岩青介绍:7:30服务是超声科开创的满足临床及手术患者的特色服务,临床手术一般从早八点开始,超声科便从7:30开始给予术前彩超支持,这项举措已经实行了一年半的时间。
8:00不到,前台已经预约了20位患者。其中包括乳腺彩超和定位、妇科彩超、甲状腺彩超等。前几个患者均是普通的超声检查,检查进行的很顺利……
9:00,患者一个接着一个,她已经完成了8位患者的检查。第9位患者是一名乳腺癌术后复查的30多岁女患者,左侧胸部上有着深深的疤痕。高医生轻声问:“什么时候做的手术?最近做了哪些检查?”
“半年前做的。最近我总觉得疼,咋回事啊?”
“我看看。”高白一边说,一遍看着仪器的显示屏上的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黑影,专业术语表述是“多个低回声区”。高医生一边截下屏幕上的图像,一边打开了彩色多普勒,安静的房间里只听见“咕咚咕咚”的血流声。“这侧看过了,再看看另一侧的情况,还有腋下也要看。”女患者变换着检查的姿势,小心翼翼地询问:“医生,是不是不太好啊?”“别着急,还没看完,你等会拿了报告再让医生看一下。”
这时候,不断有患者在门口询问怎么还没结束,不断夹杂着吵嚷和不满的声音,从走廊走过的医护人员不停在安抚解释。
高医生仍一丝不苟的看着屏幕,回答着患者的问题。由于是术后复查,高白尤其谨慎,整个过程足足有20分钟,听着门外逐渐嘈杂的声音,患者也不好意思起来,“我出去解释一下,就说我的问题多,所以检查的时间长”。高白笑笑,“没关系,我来解释”。
在女患者起身穿衣服时,高医生赶紧同旁边的记录员回看之前存储的图片信息,并将诊断结果一一确认。患者穿好衣服离开,她立即准备下一位患者检查。
间歇时,高白才得空与小编说上几句,她告诉小编,超声检查时,手法非常重要,准确的手法几乎占据了诊断结果正确率的60%。“简单来说,病症就是‘地雷’,医生要用手里的探测器把‘雷’探出来,探不到就是漏诊,就无法给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对患者而言,后果不堪设想。”
一上午时间,小编耳朵里不停的反复回放着高白平和的声音“平躺,再往上一点,衣服撩起来,胸口露出来,慢慢下来,别紧张,别着急…”像这些反复沟通的话,高白一天要说几百次。
接近11:00,高白的手机突然响起,妇科说有一个怀疑宫外孕的患者,要求加急检查,患者已到彩超室。
高白立即起身,对候诊台的护士嘱咐让急诊患者优先。对于这样“明目张胆”的“插队”行为,诊室外开始有人抱怨吵闹。来不及与患者详细解释,匆匆嘱咐导诊护士后,高白全神贯注地为急诊患者探查……
等她为上午候诊患者检查完,时针已经指向12:50。
从早上7:30到12:50,高白大夫为50多位患者做了彩超检查,其中包括两名急诊患者,果然,她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水。
在高大夫做检查的时候,有的患者因为等候时间长,进门就是一通抱怨;有的患者觉得自己检查时间短,因此质疑大夫没有“好好看”;也有患者担心自己有大“问题”,从而情绪波动无法配合检查……
“患者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能做的也是尽可能的安抚。而且超声医生是边探查,边思考,边分析的,是一个真正手脑并用的工作,绝对不能带着不好的情绪工作,心平气和是我们首先要具备的态度。”高白说。
中午1:00,高白大夫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准备洗手、吃午餐。刚坐下吃了几口饭,电话铃声响起,NICU有患儿需要做个腹部彩超探查,通知她过去。
挂断电话之后,高大夫推着移动彩超机前往NICU,等她回来的时候,已经是1点半了,桌子上的饭早已经凉了,“高老师,午饭您再吃点吧。”“不了,我去把刚才孩子的彩超诊断报告打出来,主任等着看孩子的情况呢。”说着,高大夫又坐在了电脑旁。
14:30,按照排班情况,高白负责床旁出诊。
14:35,她和记录员便推着便携式彩超机去各科室为患者做床旁彩超检查。今天下午一共13个床边申请单,共7个科室,部位包括心脏、下肢血管、胸水、腹部……
有个心包积液的患者,在完成检查并定好位后,心外科医生已经做好了心包穿刺的一切准备,因为心包穿刺是一个风险性较大的操作,高白需要穿刺结束后再离开。过程很顺利,她帮患者确认引流管在心包腔后,时针已经指向了16:10。她还需要去另外5个科室完成另外9位患者的检查。
一下午的时间,高白和她的同事穿梭于病房的各个科室,有些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很多,为了不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她们会推着彩超仪小跑着赶往下一个科室。
床边超声,患者病情重无法配合,体位受限,气体多,病情复杂,病床很高且床边摆了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超声医生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扭着身体去为患者完成整个检查,有时候在床旁一站就是个把小时。
有时遇到不配合检查的患者,白跑一趟也是常有的。除了提前预约,突发情况的彩超检查也很正常。放下电话,她们便会推着仪器“快马加鞭”的赶到患者身边。
如果说上午的工作需要超声科大夫“坐得住”,那么床旁超声是需要医生“迈开腿”了,小编跟着高大夫切身地体验了一把,两手空空的小编也跑出一身汗。
超声科主任王岩青曾经告诉过小编:作为窗口科室,他们始终牢记超声科的服务宗旨:患者第一、临床第一。超声科医生不只要服务好每个来诊室做检查的患者,还要做好每个临床科室的出诊要求,所以一个电话,我们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科室,协助好临床医生完善超声检查。
结束检查回到科室已经是晚上6:00,她回到科室,揉了揉有些酸涩的小腿,去喝了口水,打开彩超机,回顾一幅幅超声图像,记录数据,逐一为患者出具超声报告。
这时,手术室打来电话说,心外一名先心患儿需要心脏彩超术中定位手术部位。接过电话,高大夫放下手中的活,迅速往手术室跑去……
后记:高白回来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外面已经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在完成剩余的彩超报告之后,高白终于脱下工作服,医院。还有宝贝,在等她回家……
来源:医院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性学习平台,所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