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程,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于9月18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中医诊疗指南》等5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审查结论为同意立项,经学会办公会审批,现予以公告。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目录
1.《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中医诊疗指南》简介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20倍,本病的存在,除了增加跛行、缺血性溃疡、坏疽和可能截肢的风险外,还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和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强预测因子,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痛苦且加重了经济负担。本病中医综合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不同的中医药诊疗方案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治疗方法多样,疗程长短不一,且疗效判定标准各异,亟待形成相关指南指导临床工作。工作组遵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原则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制定《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中医诊疗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中医药疗法在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中的应用,医院及保健机构临床工作服务。(本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2.《糖尿病足肌腱暴露疮面中医干预指南》简介
糖尿病足溃疡疮面常伴有肌腱暴露、变性乃至坏死,感染会沿着肌腱蔓延,患者被迫截肢甚至失去生命。因此,肌腱的正确处理是防止糖尿病足溃疡进一步恶化、促进疮面愈合、保留足部功能的关键。目前糖尿病足肌腱暴露疮面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存在感染控制困难,治疗周期长,花费巨大等难题。临床实践证实,中医干预糖尿病足肌腱暴露疮面疗效确切,但需要应用者掌握相关中医外科专业知识。通过“糖尿病足肌腱暴露疮面中医干预指南”的立项,将循证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对于诊治标准进行统一和细化,形成层次清晰、操作性强、适合临床推广的“糖尿病足肌腱暴露疮面中医干预指南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以满足临床诊疗和研究的需要。(本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3.《糖尿病足非溃疡期中医干预指南》简介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糖尿病足非溃疡期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关键阶段,在糖尿病足非溃疡期进行积极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而中医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治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疗效确切,特色突出。本指南突出临床实用性,结合循证评价及专家咨询,强调规范化中医综合治疗和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本指南,能够指导专科医师及护士规范使用中医药技术对患者进行干预,提升患者足部防护意识,改善患者日常自护行为,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足部溃疡的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本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4.《糖尿病足中医药防治循证实践指南》简介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根据DF的特点,中医药化瘀解*、化腐生肌的疗效特色与优势使得中医药目前被广泛用于DF的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截至目前,中医药治疗DF仍存在用药不规范,临床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与现状,使得行业内缺乏高质量的糖尿病足中医药防治方案。而临床对于可有效治疗DF的中医药需求迫切,并已经针对不同阶段DF采用具有“活血消肿”、“去腐生肌”功效的中药品种及不同类型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其中不乏高级别循证证据。因此本指南拟从现有文献中全面、系统的梳理当前用于DF的中药品种及中医特色疗法,评价证据质量,甄选出相对较为可靠的证据,推荐临床安全有效的DF中药品种及中医特色疗法,制定《糖尿病足中医药防治循证实践指南》,旨在为我国糖尿病足的中医药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本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5.《中医溻渍法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中医溻渍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具有药少力专、直达病所、使用方便、原理科学、疗效确切等优点,适合在基层临床大范围推广。但目前其操作方法尚未形成行业内专家共识,尚缺少技术规范标准,阻碍了中医溻渍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和发展。为进一步规范中医溻渍法的临床操作,促进溻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的提高,指导基层临床(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的从业人员,更加规范使用中医溻渍的方法,降低疾病的治疗费用,减少其治疗时间,课题组编制了《中医溻渍法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使中医溻渍技术更好的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本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标准化办公室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