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痤疮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79925.html01
概念
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如果全部营养液都通过静脉给予,则称为全肠外营养(TPN),否则为部分肠外营养(PPN)。
02
适应证
①1周以上不能进食或胃肠道功能障碍或不能耐受肠内喂养者;
②通过肠内营养无法达到机体需要的目标量时应补充肠外营养;
③营养不良者的术前准备;
④消化道瘘、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道炎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被大量切除后引起的营养吸收障碍);
⑤严重感染、脓*症、大面积烧伤、肝肾衰竭;
⑥复杂大手术后应用肠外营养有利于患者康复;
⑦恶性肿瘤患者在营养支持后会使肿瘤细胞增殖、发展,因此需在营养支持的同时加用化疗药物,化疗或放疗期间应用肠外营养可补充摄食不足。
03
输入途径
营养的输注途径主要有中心静脉和周围静脉途径。
(1)中心静脉途径适用于需要长期(2周)肠外营养,需要高渗透压营养液的病人。
临床上常用的中心静脉途径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经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不如前两个常用)。
长期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理想静脉为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2)周围静脉途径适用于预期只需短期(2周)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周围静脉是指浅表静脉,大多数是上肢末梢静脉。周围静脉途径具有应用方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而轻的优点。
04
并发症
(1)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①非感染性并发症
肠外营养的技术性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空气栓塞,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
大多数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过程中,如气胸、空气栓塞、血胸、胸导管损伤或神经损伤;少数是长期应用、导管护理不当或拔管操作所致,如导管脱出、导管折断、导管堵塞。
②感染性并发症
主要是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周围静脉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TPN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症。临床表现为突发寒战高热,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应首先拔除静脉导管以消除感染通道,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因。
导管性脓*症的的预防措施包括:置入导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中心静脉导管的多用途使用,不宜用于输注血制品、抽血、测压;应用全营养混合液的全封闭输液系统;置管后应定期进行导管护理等。
(2)代谢性并发症
①补充不足
主要包括
/p>
a.血清电解质紊乱:以低钾血症、低磷血症最常见。
b.微量元素缺乏:以锌缺乏最多见,常表现为口周及肢体皮疹、皮肤皱痕、神经炎等。铬缺乏可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c.必需脂肪酸缺乏: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若不及时补充脂肪乳剂,可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常表现为皮肤干燥、鳞状脱屑、脱发、伤口愈合迟缓等。只需每周补充脂肪乳剂1次,即可预防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