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宝宝不会说话,因此只能用各种小表情、小动作传达着想让家长知道的信息,但新手爸妈们毕竟缺乏经验,对婴言婴语实在搞不懂,可谓是一头雾水。
哭是为什么哭?笑又是为什么笑?到底是饥还是饱?是冷还是热……
有时正因缺乏理解宝宝表达的能力,家长们往往忙前忙后,还搞得一团糟,效率着实低下。
那么,怎么才能明确宝宝的需求信息呢?我们需要搞懂小婴儿每天都在想什么,以及他的肢体和哭声表达,这样带娃就手到擒来了。
育儿大师特雷西·霍格,对五千名婴儿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后,发现了一定规律,并提倡父母对婴儿加强观察,给予尊重、倾听,理解每一场啼哭所代表的意图,及时满足需求。
育儿这件事,说麻烦很麻烦,说简单倒也简单。
对此,特雷西·霍格提出了S.L.O.W技巧,即“停、听、看、查”,帮新手父母们了解孩子。
01关于S.L.O.W技巧:
S(Stop):停下来。调整呼吸,平复心绪,不要让宝宝的哭声影响判断力。
L(Listen):听一听。听一下宝宝的哭声到底想表达什么,并不是放任他去哭,而是听听哭声的大小、节奏,从中分辨有用的信息。
O(Observe):观察宝宝的表情、动作,看看周围环境是否有不妥。
W(What’sup):结合前面三点获得的信息,再根据宝宝平日的作息,判断他到底需要什么帮助,并给予回应。
PS:这里的停,听,看,并不代表完全停下来,什么也不做,任由宝宝去哭去闹,这就成了变相的“哭声免疫法”,对宝宝的成长不利。
家长可以发出声音,或者出现在宝宝面前,让他知道你已经来到他身边,正准备帮助他解决问题。
S.L.O.W技巧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一个字——“稳”,即稳定自己和宝宝的情绪,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及行动。
02宝宝对不同需求的表现,肢体和哭声篇
1、累了/困呀
打哈欠;双眼无神、发呆,盯着某个地方一直看;点头、打瞌睡;眼睛红红的,有血丝出现;缓慢闭上眼睛,然后又突然睁开,重复数次;用力蹬腿,但动作不太协调。
这种情况就准备一下,让宝宝休息吧。
注意放慢动作、放低声音,带宝宝到床上去,排除周围的噪音干扰,布置好适合睡眠环境,让宝宝渐渐放松入眠。
2、想吃东西了
张开嘴巴,舌头左右翻卷;扭动身子,扭头四处找奶头或奶嘴;看见吃的或吃饭的工具会主动靠近;吸吮手指,如果没有按时喂,就说明想要吃东西了。
妈妈们不要真等到宝宝饿到哭闹再喂,到那时会很困难,要及时捕捉到宝宝饿了的信号,给他补充食物。
3、想要陪玩~
看着大人的脸,主动地嘤嘤呀呀,与大人交流;对某些物品表现出兴趣;伸手要抱抱。这是最好的亲子时间,建议父母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同宝宝互动,鼓励宝宝模仿。
我们建议一边与宝宝玩耍,一边观察宝宝的反应,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PS:陪玩时一定要专心,其它的东西就放到一边吧,错过这样的时机有点可惜。
4、冷了
下唇微颤,身体发抖,身上起了鸡皮疙瘩,肤色青蓝、冰凉。
此时应当先给宝宝盖上保暖的毛毯,再看看是不是室内温度太低了,开空调或想其他办法提高温度。
5、呼吸困难或有其它不适
深深吸气,看着像是要尖叫,但又不出声,最后大哭出来;舌头向上卷,但喂奶又不吃;胳膊轻轻颤抖;腿拉回到胸前蜷缩;身体僵直,皮肤蓝青色。
如发现这种情况,请先检查宝宝的身体,是否有细小的缝隙夹住了手指或脚趾;然后判断是否过冷过热,周围环境是否有宝宝害怕的东西;再之后,看看宝宝的咽喉是否被异物阻塞,如有要及时急救;如果宝宝在睡梦中突然哭醒,就抱起来拍拍,安抚好情绪。6、拉便便/尿尿
突然安静,然后开始气喘,转动眼睛,表情好像在微笑;静止、用力,小脸有时还会憋得通红;便便/尿尿完还会扭动下身体,然后继续玩。
很多宝宝都不喜欢在玩得开心时被检查尿裤,如果家长非要这么做,他可能会暴哭警告。
不过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慌,检查尿裤的动作要干脆利落,一边安抚宝宝一边告诉他你准备做什么,很快就会好的。
7、哭累了
小脸哭得发红,太阳穴静脉凸出,很安静不再出声。
家长此时可以哄哄宝宝,让他的情绪平静下来,喂点奶或水补充哭掉的水分。
8、自己玩
吮吸舌头,这是宝宝自我安慰的游戏,并不一定是饿了。吸手手,吸脚趾头,如果此时刚喂过不久,那就只是单纯想吸而已,由他去吧。
9、哼!宝宝生气啦!
大哭,闭着眼睛嚎;拒绝大人的安抚拥抱;
家长如果哄不好的话,就安静地陪在宝宝身边好了,先让他发泄掉不开心的情绪。
10、嘻嘻,开心~
宝宝会咪着眼睛笑,主动挥舞手脚,情绪亢奋地絮絮叨叨,尽管没人听懂他在说些什么。
03媛妈寄语:
了解宝宝的婴言婴语很重要,哭声和动作都代表着宝宝的心情和实际需要,知道这些,才能更好地爱宝宝,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