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综合E类呼吸系统二
TUhjnbcbe - 2020/11/13 5:32:00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http://www.xftobacco.com/
、患者男性,77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20年,6年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诊断为COPD,日前处于缓解期。为防止发生呼吸衰竭,应指导患者

A、少盐饮食

B、避免肺部感染

C、低脂饮食

D、戒酒

E、卧床休息

B

COPD患者缓解期的治疗原则:(1)劝导病人戒烟,避免诱发因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2)应用药物:以预防和减轻症状。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对痰不易咳出者可应用祛痰药。()长期氧疗:一般低流量吸氧1~2L/min,吸氧时间>15h/d。题干问的是为防止发生呼吸衰竭,而COPD患者肺部感染会引起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故应选择B。

、患者,男性,78岁。反复咳嗽、喘息20年,5年前诊断为COPD,2天前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目前患者的诊断是肺源性心脏病,对该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静点氨茶碱和地塞米松

B、立即静脉注射速尿,消除水肿

C、纠正心律失常

D、立即吸氧,静点呼吸兴奋剂

E、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E

肺心病的治疗以治肺为本,治心为辅的原则。急性加重期,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慢性肺心病病人一般经积极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便可缓解,故本题选择E。

10、患者女性,68岁。反复咳嗽、喘息20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神清,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率次/分,律齐。肝肋下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外周血白细胞12×/L,胸片示双肺纹理重。患者的诊断是

A、呼吸衰竭

B、左心衰竭

C、肺源性心脏病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使COPD的症状加重,并相继出现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

、患者男性,56岁,年前诊断为COPD,现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患者缺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A、皮肤湿冷,尿量减少

B、面色潮红,脉搏洪大

C、辗转反侧,呻吟不止

D、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E、头晕眼花,血压下降

D

COPD缺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患者,女性,61岁。咳嗽,咳痰15年。近1年来劳动时出现气促,偶有踝部水肿,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则提示该患者有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肺动脉高压

D、二尖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可发生于重症慢性肺疾病、心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艾滋病等。主要表现:(1)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晕厥、胸痛,咯血;(2)体征为颈静脉搏动增强,胸骨左下缘有抬举性搏动;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音,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等。

、患者,男性,62岁,肺心病史10年,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因头痛、恶心、烦躁入院。查体:血压/90mmHg,心率次/分,下列措施中最主要的是

A、口服扩血管药

B、地西泮静注

C、改善通气,氧疗

D、静脉使用氨茶碱

E、应用抗生素

C

患者无高血压病史,因头痛、恶心、烦躁入院,现在最重要的措施是改善通气,氧疗。

、患者,女性,62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促2年,逐渐加重。查体:桶状胸,叩诊过清音,两肺底部散在湿啰音。X线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两下肺纹理增多紊乱。提示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支气管哮喘

B、慢支、肺气肿

C、支气管扩张

D、肺心病

E、肺栓塞

B

典型肺气肿体征为:桶状胸,胸部呼吸活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上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晚期病人因呼吸困难,可表现为身体前倾,常呈缩唇呼气。

、哮喘发生的本质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迷走神经兴奋

C、气道反应性降低

D、免疫介导气道慢性炎症

E、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

D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

、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是

A、牛奶

B、精神因素

C、感染

D、阿司匹林

E、剧烈运动

C

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如病*、细菌、原虫、寄生虫感染等。

、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

A、喉头水肿

B、胸腔积液

C、支气管肺癌

D、肺炎

E、支气管哮喘

E

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广泛哮鸣音为特点,原因:由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此题选E。

、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是

A、急性喉炎

B、肺炎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E、胸腔积液

D

支气管哮喘:与哮喘相关的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早期或轻症的患者多数以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此题选D.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患者,男,75岁,支气管哮喘患者。受凉后出现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入院。既往上呼吸道感染后有类似发作史。对其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

A、清淡饮食

B、不饲养宠物

C、避免接触花草

D、保持乐观情绪

E、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E

支气管哮喘患者受凉后出现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入院。既往上呼吸道感染后有类似发作史。该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可加重症状,应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11、患者,男性,20岁。多次于郊外春游时出现胸闷、窒息感,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哮鸣音,回家休息后好转,最可能的诊断为

A、气管异物

B、支气管扩张症

C、支气管哮喘

D、喘息性支气管炎

E、肺气肿

C

此题考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患者为青年男性,反复出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并可自行缓解,符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再结合其有春游等可能的诱因,应考虑为支气管哮喘;其他选项中,气管异物所致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吸气性呼吸困难,与大气道的梗阻有关;支气管扩张症呼吸困难少见,若出现常表明并发呼吸衰竭;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呼吸困难不是发作性的,未经治疗难以缓解,故正确答案为C。

、男性,26岁。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发作24小时,大汗淋漓,发绀,端坐呼吸,双肺散在哮鸣音。首选的治疗为

A、-2静脉注射

B、补液+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

C、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吸入

D、色甘酸钠吸入+糖皮质激素

E、补液+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氨茶碱静脉滴注

E

重症哮喘的治疗措施包括: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力措施。②平喘药物:常用氨茶碱加在葡萄糖液中静滴。③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哮喘因大量出汗、张口呼吸,以及氨茶碱的利尿作用,常有严重失水。补液对祛痰和平喘均很重要。

、患者女性,25岁。因春游赏花,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查体:喘息貌,口唇发绀,在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下面哪种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A、氨茶碱

B、糖皮质激素

C、色甘酸钠

D、氯苯那敏

E、沙丁胺醇

B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当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患者,男性,70岁。因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出现哮喘重度发作,表现为端坐呼吸、明显发绀、大汗淋漓,呼吸频率2次/分,脉搏次/分、血压90/60mmHg。宜选用的药物是

A、酮替芬

B、色甘酸钠

C、喘定

D、肾上腺素

E、氨茶碱

E

氨茶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增强呼吸肌的收缩,抗气道炎症,增强黏膜纤毛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尤适用于伴有心动过速的哮喘病人。

、患者女性,6岁,因支气管哮喘发作,医嘱氨茶碱慢滴,这是因为快速静注氨茶碱后常见的副作用是

A、口干和皮疹

B、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C、腹绞痛和腹泻

D、耳鸣和高血压

E、红斑和视力模糊

B

氨茶碱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可有呼吸中枢兴奋,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死亡。静注或静滴如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强烈兴奋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激动不安、失眠、头痛等,严重时可致惊厥,故应稀释后缓慢注射。

、患者女性,9岁,诊断支气管哮喘,快速静注某药后,出现了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此药物可能是

A、沙丁胺醇

B、氨茶碱

C、异丙基阿托品

D、地塞米松

E、色甘酸钠

B

氨茶碱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可有呼吸中枢兴奋,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死亡。静注或静滴如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强烈兴奋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激动不安、失眠、头痛等,严重时可致惊厥,故应稀释后缓慢注射。

、患者男性,25岁。外出春游去植物园,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1天入院。喘息貌,口唇发绀,在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诊断支气管哮喘,下面哪种是控制症状的首选药

A、氨茶碱

B、β2受体激动剂

C、色甘酸钠

D、氯苯那敏

E、糖皮质激素

B

β2受体激动剂除有迅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抗气道炎症,增强黏膜纤毛功能的作用,是控制症状的首选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口服或气雾制剂。用药方法首选吸入法。

、患者,男性,29岁。宠物店老板。有哮喘史年。预防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方法是

A、脱敏治疗

B、药物治疗

C、免疫治疗

D、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E、脱离变应原

E

哮喘病人大多数为变应性体质,对众多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脱离变应原是预防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方法。

、患者,男性,55岁,因慢性哮喘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基本控制,但PaO2仍低(65mmHg)。出院后为防止心脏进一步受累,最有效的措施是

A、锻炼腹式呼吸

B、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C、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D、进行家庭氧疗

E、坚持步行或慢跑等全身运动

D

哮喘发作时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应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2~4L/分,氧浓度<40%。吸氧时呼吸道应湿化,避免寒冷、干燥的气流刺激。给氧过程中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如PaO2<60mmHg,PaCO2>50mmHg,应准备进行机械通气。

、患者女,岁,在春天有干咳、打喷嚏、流泪等表现,某日出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胸闷、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未缓解,此时的处理不妥的是

A、纠正脱水

B、去除诱因

C、控制感染

D、高流量吸氧

E、保持呼吸道通畅

D

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其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尽快缓解气道阻塞,防止低氧血症,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包括运动),避免治疗不良反应,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哮喘发作时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潴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1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处于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A、呼吸困难

B、咯血

C、胸闷、胸痛

D、休克

E、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E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肺、心功能失代偿的主要表现是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衰竭时,首选的治疗措施为

A、用利尿剂降低心脏前负荷

B、用洋地*药物增加心脏泵功能

C、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右心前后负荷

D、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E、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D

慢性肺心病病人一般经积极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便可缓解,无效者,可适当应用利尿剂,但需避免大量利尿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及低血钾症。肺心病使用利尿剂是以缓慢、小量、间歇为原则。当感染控制和呼吸功能改善后,心衰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强心药。最佳答案D。

、关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使用利尿剂,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出现水肿,即可使用

B、水肿严重者应迅速利尿

C、应选用作用轻的利尿剂

D、出现水肿后应该持续利尿直至水肿消失

E、应采取缓慢、持续利尿的原则

C

慢性肺心病病人一般经积极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便可缓解,无效者,可适当应用利尿剂,但需避免大量利尿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及低血钾症。肺心病使用利尿剂是以缓慢、小量、间歇为原则。由此可见,最佳答案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加重主要由于

A、呼吸道感染

B、过度劳累

C、摄入钠盐过多

D、心律失常

E、停用洋地*类制剂

A

此题考查肺心病的诱因,引起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主要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常导致肺、心功能的衰竭,故A选项正确。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给予低浓度氧疗的依据是

A、便于应用呼吸兴奋剂

B、慢性呼吸衰竭时,呼吸中枢对CO2的刺激仍很敏感

C、缺O2是维持病人呼吸的重要刺激因子

D、氧浓度大于0%易引起氧中*

E、高浓度氧疗容易使病人呼吸兴奋

C

该题考查Ⅱ型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给予低浓度氧疗,因为病人的严重缺氧多伴有慢性二氧化碳潴留,使得呼吸中枢对CO2浓度改变已不敏感,此时缺O2就成为维持病人呼吸的重要刺激因子,若吸入氧浓度过高,随缺氧的短暂改善,解除了对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受到抑制,故选项C正确。

、患者男,65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史10年。2周前出现双下肢水肿,自行每日次用氢氯噻嗪。近日来主诉全身乏力,心跳不规律。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药物导致

A、心肌缺血

B、低血糖

C、低血钾

D、周围神经炎

E、肠黏膜出血

C

氢氯噻嗪为排钾利尿剂,应用此药物时容易导致低血钾,表现为全身乏力,心跳不规律,符合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患者女性,72岁。反复咳嗽、喘息20年,加重1周入院。目前患者的诊断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示PaOmmHg,PaCOmmHg。此时患者吸氧的浓度应为

A、25%~29%

B、5%~40%

C、41%~45%

D、46%~50%

E、51%~60%

A

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氧分压低,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达到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对慢性肺心病患呼吸衰竭的患者,给氧原则是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氧浓度=21+4×氧流量,所以氧浓度应在25%~29%。

10、患者女性,67岁。有肺心病病史20年,此次因两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脓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吸氧等治疗后,效果不佳,仍有下肢水肿,需增加洋地*类药物的使用。该患者使用洋地*类药物的原则是

A、缓慢、大剂量

B、缓慢、中剂量

C、缓慢、小剂量

D、快速、大剂量

E、快速、小剂量

E

因肺心病病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对洋地*类药物的耐受性低,容易中*,故适用洋地*时应以快速、小剂量为原则,用药前要积极纠正缺氧和低钾血症,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11、患者男性,82岁。肺心病,近半个月来咳嗽、咳痰,今晨呼吸困难加重,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查体:体温6.4℃,脉搏次/分,血压10/80mmHg,呼吸8次/分,口唇发绀,两肺底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应慎用

A、镇静剂

B、祛痰剂

C、解痉平喘药

D、呼吸兴奋剂

E、抗感染药物

A

慎用镇静剂,烦躁不安时警惕呼衰、电解质紊乱,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避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12、患者女性,6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近半年来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肺心病。血气分析:PaOmmHg,PaCOmmHg。给患者氧疗时应采取

A、立即吸入高浓度氧

B、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

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D、短期给氧

E、高流量给氧

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病人多为慢性Ⅱ型呼衰,病人的呼吸中枢对CO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已处于抑制状态,呼吸中枢兴奋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氧浓度过高时,随缺氧的短暂改善,解除了缺氧对中枢的兴奋作用,结果使呼吸受到抑制,CO2潴留增加,甚至诱发肝性脑病。采取持续低流量给氧,既提高PaO2,改善缺氧,又不加重CO2的潴留。

1、患者男性,80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右心衰竭时,首选的治疗措施为

A、用利尿剂降低心脏前负荷

B、用洋地*药物增加心脏泵功能

C、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右心前后负荷

D、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E、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D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右心衰竭时,首选的治疗措施为控制呼吸道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为主,必要时可应用利尿、扩血管药或慎用小量强心剂。故最佳答案:D。

14、患者男性,80岁。慢支肺气肿病史0年,近1周来出现咳嗽,咳大量黏液脓痰,伴心悸、气喘,查体呼吸急促、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该患者氧疗时,给氧浓度和氧流量应为

A、29%,2L/min

B、%,L/min

C、7%,4L/min

D、41%,5L/min

E、45%,6L/min

A

患者目前诊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此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呼吸中枢都是抑制的,故只能靠低氧血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刺激来兴奋呼吸中枢。高流量给氧虽然会短时间内提高外周的血氧饱和度,但这会导致呼吸被多重抑制。故肺心病患者应低浓度低流量给氧,选A。

15、患者,男性,64岁。因肺心病导致呼吸困难,采用半坐卧位的原因是

A、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度

B、减轻腹部切口疼痛

C、防止感染向上蔓延

D、减少局部出血

E、减轻心脏负担

E

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坐卧位的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选项E最合适,本题也可以应用排除法。

16、患者,女性,70岁。咳嗽、咳痰0年,活动后气促5年,双下肢水肿5年,加重20天入院,患者下肢水肿应考虑可能存在

A、肺心病右心衰

B、低蛋白血症

C、摄盐过多

D、合并肾炎

E、冠心病

A

因为患者符合慢支、肺气肿发展至肺心病的过程,题干提示缓和。活动后气促5年,双下肢水肿5年,加重20天,应考虑并发右心衰竭。

17、某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6kPa(45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10kPa(75mmHg)。应给予哪种氧疗法

A、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B、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

C、间歇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D、间歇高流量、高浓度给氧

E、间歇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A

由题干可知,该患者出现了Ⅱ型呼吸衰竭,应采用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持续给氧。其原因为低浓度给氧既可防止严重缺氧引起的组织损伤,又可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而间歇吸氧不仅不能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还会加重缺氧。因此采取低浓度持续给氧的原则。

18、某慢性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老年病人,经吸氧、利尿、洋地*类药物治疗后,呼吸困难减轻,但出现昼睡夜醒及多言,首先考虑

A、肺性脑病

B、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

C、脑梗死

D、肺部感染

E、洋地*中*

A

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考虑患者出现了肺性脑病。所谓肺性脑病是指因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即在肺性脑病的早期往往出现昼夜颠倒、多言多语等兴奋的表现,该患者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慢性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的基础状况,首先考虑肺性脑病,其他选项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该患者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19、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抗生素控制感染

B、应用镇咳药

C、使用利尿剂

D、给予镇静剂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A

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首选是积极控制感染。

、患者女性,67岁。患肺心病5年,现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出现精神症状,给氧方法是

A、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B、高流量、高浓度给氧

C、低流量、高浓度给氧

D、乙醇湿化给氧

E、加压给氧

A

肺心病伴呼吸衰竭的病人多为Ⅱ型呼衰,缺氧伴CO2潴留。此时呼吸中枢对CO2的反应性差,呼吸维持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若吸入高浓度氧气,氧分压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的刺激,导致呼吸减慢变浅,会进一步加重CO2潴留,严重时可陷入CO2麻醉。因此,应给予低流量低浓度给氧。乙醇湿化给氧常用于急性肺水肿病人;加压给氧常用于CO中*病人。

、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0岁,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发绀,宜吸入的氧浓度为

A、21%

B、29%

C、%

D、7%

E、41%

B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29%,氧流量1~2L/min。

、张某,患肺心病伴呼吸衰竭。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并有精神、神经症状,给氧方法是

A、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B、乙醇湿化给氧

C、加压给氧

D、高流量给氧

E、高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A

肺心病伴呼吸衰竭的病人多为Ⅱ型呼衰,缺氧伴CO2潴留。此时呼吸中枢对CO2的反应性差,呼吸维持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若吸入高浓度氧气,氧分压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的刺激,导致呼吸减慢变浅,会进一步加重CO2潴留。因此,张某应给予低流量低浓度给氧。乙醇湿化给氧常用于急性肺水肿病人;加压给氧常用于CO中*病人。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14、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

A、呕吐

B、心悸

C、发热

D、胸痛

E、咳嗽

D

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表现为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发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

、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应嘱患者

A、深吸气后屏气

B、深呼气后屏气

C、正常呼吸

D、浅呼气后屏气

E、浅吸气后屏气

A

拔管方法:病人坐在床边缘或躺向健侧,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拔管,并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盖上纱布,胶布固定。

、小量血胸是指出血量

A、<ml

B、<ml

C、<00ml

D、<ml

E、<ml

E

血胸可分为:小量血胸(<ml)、中等量血胸(~0ml)和大量血胸(>0ml)。

、胸部损伤的患者,下述哪种情况为剖胸探查手术适应证

A、气胸肺萎陷超过0%

B、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C、胸部爆震伤

D、进行性血胸

E、损伤性窒息发绀严重

D

小量血胸不需特殊治疗。中、大量血胸应做闭式胸膜腔引流,如为进行性血胸,应开胸止血。

、男,0岁。因车祸引起右胸部损伤,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音消失,并有严重的皮下气肿,判断为张力性气胸。急救应立即

A、吸氧

B、快速静脉输液

C、输血

D、气管切开

E、胸腔穿刺排气

E

病人因胸部损伤导致张力性气胸,由于病情严重危急,必需紧急进行减压处理,应及时排气减压。

、男性,20岁,右胸刀刺伤1小时,关于进行性血胸,下列哪种征象不准确

A、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B、闭式引流持续两小时,引流量达到ml

C、经输血补液后,血压升高后又迅速下降

D、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连续复查,持续降低

E、胸膜腔穿刺未抽出血液,但胸片提示胸膜腔阴影进行性增大

B

注意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的征象:①脉搏逐渐加快,血压持续下降;②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虽有短暂回升,但又迅速下降;③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持续降低;④胸膜腔闭式引流出血量大于每小时ml,并持续2小时以上;③胸膜腔穿刺抽出的血液很快凝固或因血液凝固抽不出,且胸部X线是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者。

、呼吸衰竭发生时,最早因缺氧发生损害的组织器官是

A、大脑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E、肺脏

A

此题选A.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缺氧最敏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可造成脑组织水肿,甚至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疝危象。

、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中枢兴奋性下降,应使用的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酚妥拉明

C、头孢曲松

D、可拉明

E、卡托普利

D

可拉明又叫二乙盐酸胺。可拉明、盐酸乙胺、尼可刹米,是一种中枢兴奋药,为无色的澄明液体。适合于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中*急救。

、呼吸衰竭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考虑使用呼吸兴奋剂

A、吸氧后仍有呼吸困难

B、吸氧后仍有嗜睡、神志恍惚现象

C、吸氧后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明显

D、吸氧后呼吸明显受到抑制,通气量不足时

E、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因为COPD时

D

呼吸兴奋剂适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不宜用:以肺炎、肺水肿、弥漫性肺纤维化等病变引起的以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呼吸衰竭,可作为抢救的综合措施之一。由于此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二氧化碳增多的刺激不再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呼吸主要依靠缺氧时颈动脉体及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刺激来维持,这时如果给氧,则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被消除,致使呼吸受到抑制,使血中二氧化碳分压更升高。应用呼吸兴奋剂则是为了应用氧疗法而不引起呼吸抑制,防止单纯吸氧所引起的通气减少及二氧化碳潴留。同时,由于不少呼吸兴奋剂还有苏醒作用,可使病人意识恢复和保持清醒,所以是治疗肺性肺病的重要措施。此题选D.吸氧后呼吸明显受到抑制,通气量不足时。

、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

A、高碳酸血症

B、PaCO2大于50mmHg

C、PaO2小于60mmHg

D、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

E、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

考察呼衰的辅助检查。Ⅰ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型)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

15、Ⅱ型呼吸衰竭不出现的是

A、头痛

B、上消化道出血

C、蛋白尿

D、精神、神经症状

E、PaCO2降低

E

考察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根据血气的变化将呼衰分为两型。低氧血症型(Ⅰ型)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高碳酸血症型(Ⅱ型)为PaCO2升高,同时有PaO2下降。

、呼吸衰竭的治疗不包括

A、控制感染

B、纠正缺氧

C、改善通气

D、止痛治疗

E、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D

考察呼吸衰竭的治疗。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病因治疗。

、慢性呼吸衰竭时临床上不可见

A、呼吸困难

B、发绀

C、脑出血

D、精神、神经症状

E、心率加快

C

考察慢性呼衰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症状:慢性呼吸衰竭伴CO2潴留时,随PaCO2升高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现象;循环系统:CO2潴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多数病人有心率加快;因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

、某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近来呼吸困难明显,又出现头痛、头胀,且日轻夜重,昼睡夜醒,伴局限性肌群抽搐、神志恍惚等,应考虑并发了

A、脑疝

B、脑瘤

C、肺性脑病

D、呼吸性酸中*

E、脑炎

C

肺性脑病临床表现为神志恍惚、谵妄、躁动、抽搐、生理反射迟钝等。题干所述符合肺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再结合原有呼吸衰竭的病史,考虑患者出现了肺性脑病。故正确答案为C。

、患者,男性,66岁,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多年。近日咳嗽、咳痰、气喘明显,并出现嗜睡、发绀、多汗。查动脉血气:pH7.1,氧分压50mmHg,二氧化碳分压60mmHg。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25%~29%

B、0%~5%

C、5%~40%

D、40%~45%

E、45%~50%

A

慢性呼吸衰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存在,应该使用低浓度氧疗,以防止减弱缺氧时,由于呼吸的兴奋作用,而进一步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的可能。因此氧浓度应保持在25%~29%之间,既能使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0%,又不致因氧分压过高而抑制肺通气。

、患者男性,5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近日来咳嗽咳痰加重,伴呼吸困难、发绀、发热、表情淡漠、嗜睡。血气分析PaOmmHg,PaCOmmHg。最确切的诊断是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肺性脑病

D、代谢性酸中*

E、DIC

C

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

、患者男性,6岁。因呼吸衰竭入院,应用辅助呼吸和呼吸兴奋剂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颊潮红、肌肉颤动等现象。考虑为

A、肺性脑病先兆

B、呼吸兴奋剂过量

C、痰液堵塞

D、通气量不足

E、呼吸性碱中*

B

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能改善通气,减轻CO2潴留。使用此类药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原因是呼吸中枢兴奋剂在改善通气的同时增加呼吸功能,增加氧耗量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所以,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及时观察神志以及呼吸频率、幅度的变化,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肌肉颤动、皮肤瘙痒等现象。此题选B.呼吸兴奋剂过量。

、患者男性,75岁,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明显,血气分析结果为PaOmmHg、PaCOmmHg,该患者的氧疗方式为

A、2~4L/min鼻导管吸氧

B、2~4L/min间歇吸氧

C、1~2L/min持续鼻导管吸氧

D、低流量间歇吸氧

E、4~6L/min酒精湿化吸氧

C

对Ⅰ型呼衰患者流量一般为2~4L/min。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浓度(<5%)、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以免缺氧纠正过快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如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题干提示患者属于Ⅱ型呼吸衰竭,故应选择C。

、患者女性,29岁,因重症哮喘发作2天,经治疗不能缓解而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关于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下列哪些正确

A、为维持气道通畅应尽早做气管切开

B、持续吸入40%氧可预防氧中*

C、氧疗应使PaO2维持在60mmHg以上

D、呼吸衰竭不宜使用呼吸兴奋剂

E、当pH小于7.20时应给予乳酸钠,以纠正酸中*

C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氧疗。确定吸氧浓度的原则是保证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达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氧浓度。

、患者男性,0岁,急性喉炎、呼吸道梗阻,并发呼吸衰竭,其CO2潴留时皮肤及面部征象不表现为

A、皮肤干燥

B、皮肤潮红

C、多汗

D、发绀

E、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A

考察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患者CO2潴留的皮肤及面部征象: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轻度二氧化碳潴留表现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白天嗜睡、夜间失眠;中等二氧化碳潴留表现颜面发红、肿胀、球结膜水肿、四肢及皮肤温暖潮湿。

16、患者女性,慢支20年,一周前因受凉肺部感染诱发呼吸衰竭,患者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精神、神经症状

B、发绀

C、休克

D、呼吸困难

E、肝肾功能损害

D

考察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表现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

、患者,女性,67岁,肺心病20年,患大叶性肺炎,咳嗽、咳痰2周,自服抗生素,未见明显效果。今日感呼吸困难、烦躁,神志恍惚。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两肺底闻及细湿啰音,体温7.4℃,脉搏次/分,血压1/9kPa(98/68mmHg)双下肢水肿,尿蛋白阳性,大便隐血阳性。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呼吸衰竭

B、急性脑出血

C、急性心力衰竭

D、上消化道出血

E、肾功能衰竭

A

考察呼衰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障碍。(1)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2)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4)循环系统症状:多数病人有心动过速;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严重呼吸衰竭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部分病例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因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结合该患者的表现,考虑并发了急性呼吸衰竭。

、患者女性,肺心病1年,三天前出现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伴有紫绀,疑为并发呼吸衰竭,请问呼吸衰竭是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A、20mmHg

B、0mmHg

C、40mmHg

D、50mmHg

E、60mmHg

E

考察呼吸衰竭的定义。呼吸衰竭诊断的依据常以动脉血气分析为根据,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情况下,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和(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某呼吸衰竭患者,表现为头痛、头胀,昏睡,昼眠夜醒,神志恍惚,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温暖潮湿等,应考虑为

A、脑疝

B、休克

C、抑郁

D、肝性脑病

E、肺性脑病

E

考察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

、患者男性,60岁,呼吸衰竭患者,其不可出现下列哪些精神神经症状

A、躁动

B、昼眠夜醒

C、血压升高

D、神志恍惚,昏迷

E、腱反射减弱

C

慢性呼吸衰竭伴CO2潴留时,随PaCO2升高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现象。兴奋症状包括失眠、烦躁、躁动、夜间失眠而白天嗜睡(昼夜颠倒现象)。但此时切忌用镇静或催眠药,以免加重CO2潴留,发生肺性脑病。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

、患者女性,80岁,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的病情观察,下列哪一项变化对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极为重要

A、皮肤

B、血压

C、神志

D、瞳孔

E、心率

C

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衰竭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所以神志的变化是判断病人病情的最重要的指标。

、ARDS患者早期易发生的症状为

A、肺部阴影

B、呼吸加快

C、明显的发绀

D、肺部啰音

E、呼吸慢而深

B

考察ARDS的临床特点。除原发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外,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

、患者,女性,60岁,因呕吐、呛咳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双肺大量湿啰音,胸片示双侧肺部斑片状阴影浸润,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氧分压应

A、≤60mmHg

B、≤70mmHg

C、≤80mmHg

D、≤90mmHg

E、≤mmHg

A

考察ARDS的辅助检查。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吸入氧的分数值)]<mmHg。(正常值~mmHg)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备条件。

、患者,女性,24岁,因呕吐、呛咳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音减弱

B、肺部湿啰音

C、胸部X线改变

D、动脉氧分压下降

E、进行性呼吸困难

E

考察ARDS的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外,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

、患者,男性,胸部损伤经治疗反而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怀疑发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下列对确诊无意义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动脉血气分析

C、氧合指数

D、X线胸片

E、动脉血氧分压

A

考察ARDS的辅助检查。ARDS常用的辅助检查为: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等。血常规对于ARDS的确诊无意义。

17、患者女性,25岁,发热日。今晨起呼吸困难,鼻导管吸氧未见好转。查体:体温9℃,脉搏次/分钟,呼吸28次/分钟,血压/70mmHg。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及管状呼吸音。动脉血气分析:PaOmmHg,PaCOmmHg。胸部X线:双肺可见密度增高的大片状阴影。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患者氧疗时应采取

A、高浓度吸氧

B、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

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D、短期高压给氧

E、不需给氧

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吸氧的原则是:遵医嘱高浓度吸氧,并观察氧疗效果。

、不属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

A、桶状胸

B、触觉语颤增强

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D、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E、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

B

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为视诊见胸廓前后径增大、桶状胸;触诊时触觉语颤减弱(B错误);叩诊肺部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慢性肺心病患者提示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体征是

A、双下肢水肿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心脏向左扩大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

E、肝大,触痛阳性

B

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包括:①水肿:首选出觋在身体最低垂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因体静脉压力增高,也导致胸腔积液。②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故选B。③肝大,因淤血肿大常伴压痛。④心脏体征: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A、E非主要体征故不选。C、D不是有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慢性肺心病引起肺动脉高压最主要的原因是

A、血液黏稠度增加

B、血容量增加

C、慢性炎症所致的肺动脉狭窄

D、高碳酸血症

E、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E

引起右室肥厚、扩大的因素很多。但是先决条件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的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有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故选E。

、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没有肺泡壁和其他结构损坏的肺炎是

A、克雷伯菌肺炎

B、金*色葡萄球菌肺炎

C、干酪性肺炎

D、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E、肺炎球菌肺炎

E

克雷伯菌肺炎、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在病变过程中会引起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形成脓肿。而干酪型肺炎属于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基本病理改变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破坏与修复常同时进行。肺炎球菌肺炎时,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浆液渗出及红、白细胞渗出,白细胞吞噬细菌,继而纤维蛋白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经早期的抗生素治疗,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瘢痕,恢复正常,故选E。

、胸膜摩擦音听诊的时相特点为

A、吸气初期

B、吸气中期

C、吸气末期

D、呼气期

E、呼吸两相

E

胸膜面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通常于呼吸两相均可听到,而且十分近耳,一般于呼气末或吸气初较为明显,屏气时消失,故选E。

、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A、氧氟沙星

B、溴己新

C、羧甲司坦

D、氨溴索

E、可待因

E

可待因在临床主要用于中枢性镇咳和中度疼痛镇痛,题中患者本来就无力咳痰,所以不应再予以镇咳治疗,会起反作用。氧氟沙星主要是抗炎作用。溴己新使痰液中的酸性黏蛋白纤维断裂,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易咳出。羧甲司坦使黏蛋白分子裂解而产生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效果,故选E。

、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广泛心肌梗死

B、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C、右心功能不全

D、左心功能不全

E、合并脑血管意外

E

肺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房扑及房颤。少数病例由于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脏骤停,故选B。

、干性支气管扩张是指

A、反复咯血,无咳嗽、咳痰,其发生部位引流不畅

B、反复咯血,无咳嗽、咳痰,其发生部位引流良好

C、反复痰中带血,但痰极少,其发生部位引流良好

D、反复咳嗽,大量脓血痰,其发生部位多位于下叶

E、反复咯血、干咳,其发生部位多位于右下基底段

B

支气管扩张症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由于肺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拉,也可导致支气管变形扩张,由于多发生在上叶,引流较好,痰量不多或无痰,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故选B。

、关于支气管哮喘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B、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C、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虽经治疗仍不能缓解

D、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E、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E

支气管哮喘是指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故选E。

、慢性肺脓肿较急性肺脓肿更为常见的体征是

A、肺部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B、肺部叩诊呈鼓音

C、肺部呼吸音减弱

D、肺部闻及湿哕音

E、杵状指

E

肺脓肿的肺部体征与脓肿的大小和部位有关。起初时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患侧可闻及湿哕音;病变继续发展,出现肺实变体征,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肺脓腔增大时,可出现空瓮音;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或呈现胸腔积液体征。慢性肺脓肿常有杵状指(趾)。血源性肺脓肿多无阳性体征,故选E。

1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改变是

A、pH上升,PaO2下降,PaCO2降低

B、pH上升,PaO2下降,PaCO2上升

C、pH下降,PaO2下降,PaCO2降低

D、pH下降,PaO2下降,PaCO2上升

E、pH正常,PaO2下降,PaCO2上升

A

哮喘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且通气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可致肺泡-动脉血流氧分压差增大;严重发作时可有缺氧,PaO2下降。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

、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多项因素中,可经治疗后明显降低肺动脉压的是

A、慢支所致血管炎

B、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C、肺气肿压迫肺毛细血管

D、慢性缺氧所致肺血管重建

E、肺泡壁破裂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大

B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有缺氧、高碳酸血症。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解剖学因素:①肺血管构型重建;②肺小动脉炎症;③肺泡壁毛细血管床破坏和减少;④肺血管床受压迫;⑤部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多发性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在慢性肺心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功能性较解剖学因素更为重要,在急性加重期经过治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后,肺动脉压可明显降低,部分患者可恢复至正常范围,故选B。

、有关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反复感染导致细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纤维化使支气管变形扩张

B、支扩患者必在婴幼儿时期有过麻疹、支气管肺炎等感染

C、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是支扩发病的主要因素

D、肺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引亦可引起支扩

E、支气管先天发育异常引起支扩相对少见

B

支气管扩张是指一支或多支近端支气管和中等大小支气管管壁组织破坏造成不可逆性扩张。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的感染阻塞和牵拉,故C对。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必须要有这样的病史,先天发育缺损及遗传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较少见,故E对,而B错。反复的感染可导致支气管壁有不同程度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从而使支气管变形扩张,故A对。肺结核在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过程中,由于牵引亦可引起支扩,故D也对。故选B。

、可致纵隔扑动的疾病是

A、闭合性气胸

B、张力性气胸

C、开放性气胸

D、血气胸

E、脓胸

C

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伤侧胸腔压力等于大气压,肺受压萎陷,萎陷程度敢决于肺顺应性和胸膜有无粘连。健侧胸膜腔仍为负压,低于伤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侧肺亦有一定程度萎陷。同时由于健侧胸腔压力仍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摆动(或扑动)和残气对流(或摆动气),导致严重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故选C。

、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E、双肺有大量湿哕音

C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最早)、发绀(典型)、精神神经症状、循环系统表现(心动过速)、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和尿蛋白等),故选C。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不应出现的体征是

A、胸膜摩擦音

B、肺部叩诊浊音

C、气管向健侧移位

D、可听到湿哕音

E、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C

大叶性肺炎时,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肺实变时,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并可闻及支气管呼叹音、胸膜摩擦音、湿哕音,X线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并无气管移位,故选C。

、肺炎球菌肺炎可出现以下体征,除了

A、口角或鼻周单纯性疱疹

B、肋间带状疱疹

C、皮肤和黏膜出血点

D、病变部位湿哕音

E、病变部位支气管呼吸音

B

肋间带状疱疹常由水痘疱疹病*引起,肺炎球菌肺炎可出现的体征包括口角或鼻周单纯性疱疹、皮肤和黏膜出血点、病变部位湿哕音和病变部位文气管呼吸音,故选B。

、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广泛心肌梗死

B、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C、右心功能不全

D、左心功能不全

E、合并脑血管意外

B

肺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房扑及房颤。少数病例由于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脏骤停,故选B。

、常于秋季发病,儿童和青年人多见,起病缓慢,阵发性干咳、发热、肌痛,胸片示下叶间质性肺炎改变,常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肺癌

D、肺炎支原体肺炎

E、克雷伯菌肺炎

D

根据题中叙述的病情特征(常于秋季发病,儿童和青年人多见,起病缓慢,阵发性干咳、发热、肌痛,胸片示下叶间质性肺炎改变)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表现,故选D。克雷伯菌肺炎的胸片示肺叶或肺段实变,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

、血源性肺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溶血链球菌

B、厌氧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金*色葡萄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D

血源性肺脓肿是皮肤外伤感染、疖、痈等所致,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和坏死而形成肺脓肿。致病菌以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常见,故选D。

19、诊断张力性气胸最充分的根据是

A、呼吸困难并伴有皮下气肿

B、伤侧胸部叩诊呈高调鼓音

C、伤侧呼吸音消失

D、X线所见纵隔向健侧移位

E、胸膜腔抽出高压气体

E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胸膜腔内压力超过大气压,多见于闭合性损伤。胸膜腔内高压气体使患侧肺完全萎陷,纵隔被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造成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高压气体进入纵隔、皮下,并迅速扩散,形成纵隔气肿,颈部、胸部、面部等处广泛皮下气肿。严重的纵隔气肿压迫大血管、气管,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及通气功能。故选E。

、肺实变时触诊可出现

A、气管偏向健侧,语音震颤减弱

B、气管偏向健侧,语音震颤增强

C、气管偏向患侧,语音震颤减弱

D、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增强

E、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减弱

D

肺实变时肺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的体征是,视诊见胸廓对称,右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诊气管居中,病变部位语音震颤增强。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病变部位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响亮的湿哕音,语音共振增强,故选D。

、血胸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最佳引流位置是

A、腋前线第6~8肋间

B、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第6~8肋间

C、腋中线第6~8肋间

D、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E、腋后线第6~8肋间

D

血胸的胸腔闭式引流术部位为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第8版外科学P,血胸时,胸腔闭式引流术部位为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7肋间),故选D。

、下列可以引起COPD、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生代谢性碱中*的因素是

A、低盐饮食

B、严重低氧血症

C、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D、高浓度吸氧

E、使用呼吸兴奋剂

C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抑制髓襻升支皮质部对Na和Cl的重吸收,使肾脏对氯化钠的排泄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是一种排钾保钠的利尿药。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故C对。严重的低氧血症会造成细胞无氧呼吸的增加,血中乳酸增加,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故B不对。COPD患者呼吸靠的是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高浓度吸氧会减弱这种刺激,不利于患者呼吸,导致呼吸性酸中*,故D不对。使用呼吸兴奋剂兴奋呼吸中枢,对患者是有利措施,同样不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故E不对。

、纵隔偏向患侧常见于

A、血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气胸

D、慢性脓胸

E、急性脓胸

D

血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气胸和急性脓胸时,胸部X线检查均可见纵隔向健侧移位,故A、B、C、E不选。慢性脓胸时纵隔偏向患侧,故选D。

、进行性血胸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A、脉搏加快,血压持续下降

B、胸腔引流连续个小时,总量00ml

C、Hb、RBC反复测定呈持续减少

D、胸膜腔穿刺抽不出血,但X线示胸内阴影增大

E、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回升且逐渐下降

B

胸膜腔积聚血液称血胸。其诊断依据主要有脉搏加快,血压持续下降,Hb、RBC等持续减少,影像学提示胸腔内阴影进行性增大,引流量超过~ml/h,持续小时等。故选B。

、对(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肺炎,首选抗生素是

A、青霉素G

B、头孢唑咻

C、苯唑西林

D、万古霉素

E、头孢呋辛

D

MRSA是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由MRSA引起的肺炎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等药物已经耐药,首选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选D。A、B、C、E均属于已经耐药的药物,故不选。

、在治疗肺炎球菌肺炎使用青霉素时,错误的方法是

A、一般患者每次肌注80万U,每8小时1次

B、每日剂量万U,加在ml输液中缓慢静滴

C、每日剂量万U,分次静脉滴注

D、静脉滴药时每次用量应在1小时内滴完

E、对青霉素过敏者不可使用此药

B

对于年轻患者,可用每日万U,分次肌内注射;病情稍重者,宜用每日万U~万U,分次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可增至每日0万U~万U,分4次静脉注射,故选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综合E类呼吸系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