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情况下,肺切除术后需要留置胸腔引流管,但留置胸腔引流管会引起患者疼痛、肺功能下降和活动能力降低,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住院时间。而术后护理人员对胸腔引流管的观察、监测、记录等,是决定有效引流及管理的重要因素。
医院检索了UpToDate、CochraneLibrary、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相关的原始研究,共纳入文献13篇,从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数量、夹闭及断开的处理、拔管指征及拔管时机等6个方面汇总30条最佳证据,为解决目前临床中对胸腔引流管的管理依靠经验判断、缺少客观标准的情况提供了循证依据。
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数量
1.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可不使用胸腔引流管。(Level1,A级推荐)
标准
①术中密封试验中没有漏气;②没有气肿性肺大疱;③无严重胸膜黏连;④术前无胸腔积液需要胸腔引流。
2.肺叶切除术后,除存在出血和胸膜腔问题外,建议使用1根胸腔引流管。(Level1,A级推荐)
胸腔引流管的观察
1.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应至少每4h监测1次生命体征。(Level5,B级推荐)
2.定期评估引流量(创伤时应每小时评估),观察频率取决于临床表现、进展和医疗要求,1~4h记录1次引流情况。(Level5,B级推荐)
3.一般情况下,置管后第1h引流量应1.5L,置管后立即引流血液量达20ml/kg或根据引流累积量计算每小时平均引流量超过3ml/kg时需进行处理。(Level5,A级推荐)
4.每天评估漏气情况。(Level5,B级推荐)
5.每天检查胸腔引流管置入部位,评估胸腔引流管置入部位是否有空气渗入(皮下气肿),置管处敷料是否有污染、渗血、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现象,并监测水柱摆动和(或)鼓泡的引流情况。(Level5,B级推荐)
6.肺切除术后推荐使用数字引流系统。(Level1,B级推荐)
7.每天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应在护理、医疗文书中记录所有相关细节,包括气泡、引流、水柱摆动、负压等。(Level1、4、5,B级推荐)
8.必须每天多次评估胸腔引流管以确保胸腔引流管通畅,检查是否存在扭结、打折或堵塞。(Level5,B级推荐)
9.胸腔引流管的长度需保证所有侧孔置于胸腔内。(Level5,A级推荐)
10.胸腔引流管远端的管道可以固定在胸部或背部的皮肤上。(Level5,B级推荐)
11.当引流瓶存满、引流装置损坏或引流量达到ml时(在负压吸引时)需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前医护人员需用消*肥皂或乙醇凝胶溶液洗手,戴上手套,更换时确保引流装置及连接管道的端口保持无菌,更换后在引流装置上标记日期和时间。(Level5,B级推荐)
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挤压及负压吸引
1.肺切除术后不推荐术后常规挤压胸腔引流管。(Level1,B级推荐)
2.肺切除术后应避免胸腔引流管常规负压吸引,但对于进行性皮下气肿的患者是可行的。(Level1,A级推荐)
胸腔引流管夹闭及断开的处理
1.不得夹住有气泡排出的胸腔引流管。(Level4,B级推荐)
2.必须记录胸腔引流管夹闭情况。(Level5,B级推荐)
3.若放置胸腔引流管后发生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或血氧饱和度降低时,需联系医生,并夹闭胸腔引流管,暂停积液引流,所有症状缓解后再恢复引流。(Level4,B级推荐)
4.初始引流量≤1.5L,若达到1.5L则应夹闭胸腔引流管,并等待至少1h后再继续引流。(Level4,B级推荐)
5.当不再需要负压吸引时,应将负压与引流装置断开。(Level1,A级推荐)
6.如果引流管意外断开,可选择立即重新连接,但应采用消*剂如乙醇、聚维酮碘进行消*,或将引流管放置在低于表面2~4cm的ml的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用水中;如果有条件可立即使用新的引流装置,胸腔引流管不应夹闭。(Level5,A级推荐)
7.如果意外拔出引流管,应放置无菌敷料封闭引流管置入处,并只在3个侧面(即敷料的左侧、右侧及下侧)贴上胶带。(Level4,B级推荐)
胸腔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及拔管时机
1.若24h胸腔引流量ml,非乳糜胸、血胸,且无漏气情况,可考虑拔出胸腔引流管。(Level1~2,A级推荐)
2.持续大量引流时,可通过胸腔积液蛋白与血清总蛋白比值0.5来评估引流量,以确定是否拔除胸腔引流管。(Level1,B级推荐)
3.建议在呼气结束时拔胸腔引流管。(Level1,A级推荐)
4.在拔除胸腔引流管前应向患者解释要进行该项操作,并让患者练习几次。(Level4,A级推荐)
5.在准备拔除胸腔引流管时,房间里必须备齐所有可能用到的物品,并摆放在随手可拿处。(Level4,A级推荐)
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人员
1.由接受胸腔引流管管理培训的护士负责管理胸腔引流管及其引流装置,并应鼓励患者参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Level3,B级推荐)
2.病房应该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材料(如宣传单)。(Level5,A级推荐)
3.胸腔引流管可以由医生或有经验的护士来拔除,医护人员有必要共同对胸腔引流管的管理进行讨论。(Level4,B级推荐)
临床应用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人情况、术中情况、医护人员的胸腔引流管管理理念、医疗环境等,医护共同讨论后实施,以促进证据更有效地在临床开展。
登录中华护理杂志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