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年第卷第3期
文章作者:
肖斌张贵林刘波吕艳伟阎凯范明星田伟
作者单位:
医院脊柱外科
目的:探讨老年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年1—1月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既往骨折史、既往疾病及用药史等)、骨折原因、骨折椎体部位及数量、骨密度(采用定量CT方法测量)、血骨转换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5羟-维生素D3、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根据骨折原因将病例分为外伤组与非外伤组。
结果:共纳入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外伤组08例,年龄(70.76±7.81)岁,共计60个椎体骨折,平均每人1.5个椎体。非外伤组例,年龄(73.65±7.71)岁,共计37个椎体骨折,平均每人1.61个椎体。经单因素分析,组患者的年龄(t=-3.45,P=0.)、既往椎体骨折史(χ=15.,P0.)、骨折部位(χ=16.,P0.)、骨折椎体数量(χ=1.58,P0.)、骨密度值(t=4.76,P0.)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骨密度是发生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
结论:低骨密度是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提高骨密度可能会降低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
脊柱骨折;骨折,压缩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脊柱损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增长,许多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亦然。据统计,我国年60岁以上人口约为1.73亿,00年将增加至.45亿,年将达到峰值,预计为4.38亿[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美国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5%的女性在75岁时至少有1个骨折楔形变的椎体,而80岁时上升至50%。美国每年有约70万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而1/3将发展为慢性疼痛[3]。欧盟7国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年大约有万新发脆性骨折发生,其中约5万个椎体骨折,由此带来的医疗支出达亿欧元,而到05年,此项支出预计将增长5%[4]。Bow等[5]研究表明,在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方面,中国人与白种人有着类似的发病率;在65岁以上女性中,中国人的发病率甚至高于白种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低能量损伤情况下容易骨折,但也有许多患者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外伤性与非外伤性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别?是否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措施中存在差别?目前尚无相关证据。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外伤性和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为非外伤性骨折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收集了年住院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骨密度、骨转化指标等,按病因进行分组,以分析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特点,并寻找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二、研究对象选取年1—1月间于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岁;经影像学等资料明确诊断。排除标准:患者有出血或凝血疾病;存在全身感染或并发肿瘤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骨折原因将其中有明确外伤原因的患者归为外伤组(最常见原因为平地跌倒等低能量损伤),将无外伤原因的患者归为非外伤组。
三、研究指标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外伤史、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60岁以后发生的既往椎体骨折病史及其他部位骨折病史等一般资料。采用MRI或核素骨扫描方法,结合X线及CT影像资料,确定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分布及数量。收集患者腰椎骨密度结果[定量CT方法(quantitative